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38篇
世界政治   8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篇
法律   1143篇
中国共产党   433篇
中国政治   586篇
政治理论   155篇
综合类   45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961.
“伦理”与“道德”之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祥 《唯实》2006,1(7):3-6
“伦理”与“道德”是两个在词源、发生机制、质性、作用机制等方面有着很大区别的范畴。对二者的辨析,将有利于廓清概念混用的现象,有利于确立它们各自的问题域和学科归属,有利于社会文明风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62.
我国代位继承理论采用代表权说,存在明显不足。代位继承应放弃代表权说,选择固有权说,从而完善我国现行代位继承制度并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正当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963.
刑法解释的目标是通过对刑法规范的解释所应达到和阐明的法律意蕴,其既是解释的理想境地,亦是评判解释结论的标准,直接决定着刑法解释的总方向。学界在解释目标的确立上历来存在主观说、客观说和折衷说的论争。不同的学说有着殊异的缘起背景与理论根基。基于立法原意的模糊性和不可探明性,客观说与罪刑法定原则的相符性,加之刑法文字含义的开放性和变动性,在我国现有的国情和解释体制下,客观说应是合理的刑法解释目标。  相似文献   
964.
一物一权原则存废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物权制度的发展和现代物权客体的扩大化趋势,对一物一权原则进行改革的呼声甚嚣尘上,尤其是关于集合物,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和所谓“双重所有权”理论对其冲击最为猛烈。笔者拟对这些问题重新推敲,认为现代法上的一物一权原则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965.
调解员是什么?他是“准律师”加“准法官”。它既帮助双方当事人调查取证,又公证地调处纠纷。举法律利剑,播传统美德,踏乡间小道,化千家纠纷,解万户争端,这就是人民调解员。  相似文献   
966.
法人定义涵纳了法人本质、团体性特征等重要理论问题,并具有标示立法政策、提供法人判断标准等规范功能。民法典应摒弃传统法人定义,修正发展“有机体说”作为法人本质理论,将法人“团体性”定位为“人与财产的有机结合体”,以“权利能力”揭示法人人格的伦理和法技术基础,并以新法人定义确立法人登记的同时辅之司法确认审查法人资格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967.
孟庄 《人民公安》2006,(16):10-10
有网民引柳宗元《捕蛇者说》来形容永州这一评选“十佳”活动.称其为永州又一特产。语虽有点狠.可想想却不无道理。如果谁手上有点资源.都想着歪点子去圈钱.这社会生态环境不就遍地毒蛇了吗?  相似文献   
968.
陈廷焯著撰《白雨斋词话》,扬弃浙西词派,发展张惠言、庄棫之旨,提出“沉郁”说。在晚清词学界,其说可与王国维的“境界”说及况周颐的“重、拙、大”说鼎足而三,故陈氏当堪称说词大家。  相似文献   
969.
张振云 《理论学刊》2006,(12):124-125
在今人的心目中,“小说”是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而存在的。然而,这种“现代小说观念”并非源自我们自己的文学乃至文化传统。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小说”的内涵恰恰在于它的字面意义,即“小”与“说”的语词涵义,更多地隐含着一种“崇大抑小”的价值信仰和审美观念,其本质乃是一种处于边缘状态的话语及其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970.
所谓“安乐死”,是指对于身患绝症、治愈无望,处于难以忍受的极度痛苦之中濒临死亡的病人,应其本人要求,所采取的使其死亡或加速死亡发生的措施。由于安乐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牵涉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所以国内外争论几十年,对于安乐死是否合理这一问题仍未有定论。尽管大多数人对安乐死表示了赞同的态度,实践中大多数国家对安乐死案件的处理并没有完全以杀人罪论处,但是目前在学术界否定说仍为各界学者之通说,大多数国家在立法上都不承认安乐死合法。本文试图采取利益分析的方法,对安乐死的合理性谈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