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29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5483篇
中国共产党   191篇
中国政治   1108篇
政治理论   207篇
综合类   182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757篇
  2013年   676篇
  2012年   698篇
  2011年   698篇
  2010年   632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599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408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2011年3月中旬,河南省洛阳市洞西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经济纠纷案,郁闷的赵女士当庭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原来,赵女士与丈夫离婚后,内心十分痛楚,但又无法发泄。一次,赵女士到某超市购物时,不意间捏碎了货架上的一包方便面,听到了“咔嚓”的粉碎声,忽然觉得心里一阵轻松。她就继续去捏这包方便面,  相似文献   
962.
无直接证据也能给犯罪嫌疑人治罪?最近,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检察院公诉的一桩涉嫌强奸案件中,虽然案件并无直接证据,但法官在断案时却参考了原告和被告在法庭上所表现出来的情态证据,最终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相似文献   
963.
当法治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时候,法律的形象也在悄悄甚至公然地贬值。人们一边在享受着法治带给的光辉,一边在法治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暗暗哭泣;一边在唯法是遵,一边是对法律的恶毒攻击和咒骂。乱象丛生的原因很多,诸如媒体不正当的宣传,人们对法律的过高期盼,司法人员的贪赃枉法,但  相似文献   
964.
备受关注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及草案说明,于2011年8月30日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这部于2004年-即动议修正的法律,因涉及到公检法等机关的权力再分配,以及各方利益难以摆平,修法工作曾几度停顿。但现行刑诉法却因其存在重实体而轻程序、非法证据难以排除,侦查部门权力强大、法院独立性不够,律师权利难以落实等诸多弊端,备受业界诟病。草案说明显示,此次修法共涉及条文99务,拟将刑诉法从原  相似文献   
965.
基层刑警证据意识薄弱是致使证据不足、无效,影响刑事案件侦破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已成为制约惩治犯罪的瓶颈。为培养基层刑警证据意识,提高刑事案件的质量,应加强思想认识教育,完善选用、考评制度;转变侦办理念,树立牢固的证据意识;建立培训机构,提高证据意识;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装备配置。  相似文献   
966.
书面文件长久以来为各国法律认可为可被采纳的证据,成为公共机关和法院均可接受的形式。而电子文件是通过调用储存在磁盘中的文件信息,利用电子枪显示在电脑显示屏上的文字来表现,其存在介质是电脑硬盘或软件磁性介质。作为电子信息的电子文件,已突破了传统法律对文件的界定。因此,与传统书面文件相比,电子文件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加之一些来自外界的对计算机网络的干扰,都可能造成它的丢失、损坏和更改。因此,更增加对其证据效力把握的难度。  相似文献   
967.
涉罪未成年人品格证据定义为:证明参与诉讼的未成年人的品格特征的证据,即引人注目的专属于某个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的总和。涉罪未成年人的品格证据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涉罪未成年人品格证据的定性及采纳规则。  相似文献   
968.
现代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均以辩论主义为原则,即法院以当事人提供的诉讼资料认定事实,并据以裁判,而不依职权主动收集诉讼资料。司法的中立性要求裁判者对诉讼材料的提供应尽可能保持消极地位。过度依职权取证违背诉讼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和诉讼程序公正的原则。但辩论主义也有其不足之处,辫论主义效果的发挥有赖于当事人的诉讼能力,且对于不利于自身的资料不主动提供,法院便无法查清有关公共利益或程序性的事实,因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提高司法能力的需要,就应允许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22条规定了人民法院依职权取证的两种情形,但司法实践中对依职权取证的决定、调取及出示与说明程序均没有具体的操作规则。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969.
本文以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妥当性为出发点,考察和分析了关涉非法证据排除的诉讼价值冲突与平衡,探讨了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法"与"裁量",分析了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法院取证行为与当事人意愿.本文认为,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内涵的准确理解是对非法证据宽容的界限,应注意对涉及法院取证行为与当事人意愿的非法证据的不同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970.
前不久,某人大代表在得知司法机关准备向人大常委会提请采取法律规定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时,或亲自或托人不断找人大相关领导诉说“苦衷”、“冤枉”,给常委会组成人员寄发材料,甚至晚上逐一打住宅电话,恳请给予关心。这位代表主要是对司法机关初步认定的事实与证据提出异议,希望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重视他的申诉理由,对司法机关的提请报告把关审查。此事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造成一定影响,也存在一些争议。该代表是否是在行使代表的申诉权?何为代表的申诉权?代表的申诉权应如何行使?笔者试对上述问题从法律角度作一剖析。我国《宪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