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106篇
中国政治   99篇
政治理论   52篇
综合类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列宁的灌输论内涵丰富.它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列宁的灌输论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施路径是:以灌输的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引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灌输的“一”与“多”相结合原则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灌输的理论化与大众化相结合原则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2.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服务的损害赔偿责任及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4条第1款明确规定了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及规则,但其针对的主要是消费者购买商品造成损害的情形,不能包括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接受服务造成损害的情形,因为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不同.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接受服务造成损害,应当借鉴《侵权责任法》第9条第2款和第49条规定,适用单向连带责任规则,由服务者承担侵权责任,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承担相应责任.  相似文献   
93.
论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勇灵 《法制与社会》2010,(20):220-222
灌输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不可能从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产生,必须灌输。通过理论灌输,才能使大学生认清国际复杂形势,把握国内转型时期的特殊环境,担负起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本文认为为了提高灌输的效果,必须准确定位灌输主客体,丰富灌输内容,创新灌输方法。  相似文献   
94.
上海部分道路实施单向交通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正确评估实施单向交通的效果,综合考虑多方面的意见,可以为今后发展单向交通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政府与媒体间的传统关系,包括"单向"关系和"多极化"关系两类。前者强调政府与媒体间是单向的监管与被监管关系,代表理论是"喉舌论"和"第四权力论";后者坚持政府与媒体间应彼此独立又相互合作。新形势下,为实现网络新媒体规制与表达自由维护等多重目标的均衡实现,在政府与新媒体关系的定位上,应充分吸收监管与合作两种传统倾向的精髓,最大限度实现二者融合。为此,可将二者关系定位于博弈基础上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并突出强调"竞争"本质。  相似文献   
96.
我们习惯以“当事人主义”“职权主义”等西方概念言说中国刑事诉讼模式 ,但这也许导致对中国实践的根本误读。中国刑事诉讼的实际结构应当是 :普通情况下是国家惩罚意志笼罩下的单向度惩罚模式 ,特殊情况下 ,被告人可以借助庭外权威对法官个人意志施加影响 ,从而达到与国家权力的迂回博弈。  相似文献   
97.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单向交通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向交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单的交通管理措施,其在改善城市交通组织,提高道路网运行效率、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挖掘道路的交通潜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研究探讨单向交通的原理、实施条件和原则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
重新认识理论灌输的科学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灌输教育法是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 ,是由革命导师创立、为无产阶级政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证明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 ,灌输教育也遇到了新的课题 ,有些人对理论灌输产生了怀疑 ,也有人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和看法。我们应对理论灌输“无用论”、“过时论”、“应急论”等错误观点进行分析 ,进一步认识灌输教育的科学含义 ,完善“灌输”的理论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9.
当代中国的道德危机与道德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占彪 《学习与实践》2009,(12):133-138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正在展开,然而“道德危机”却随之扑面而来,“道德重建”成为当下社会重大命题。当代中国,我们在对道德必要性的认识上,过分强调道德功利性和世俗性,而忽视了道德的自觉性和神圣性;在道德提升的前提上,过分依赖文化教育的“老办法”,而忽视了社会结构完善的“新要求”;在道德养成的方式上,过分迷信于强制的灌输,而忽视了温和的商谈。  相似文献   
100.
毕德 《学理论》2009,(18):224-22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方面。在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要针对大学生思想的特点,实现“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的有机结合,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过程中,正确对待灌输理论是实现“两个结合”的重要前提,不断寻找和发现新的结合方式是方法创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