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03篇
中国共产党   1413篇
中国政治   1533篇
政治理论   176篇
综合类   45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骆振严 《当代广西》2004,(17):45-45
党的十六大以后,面对县域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态势,县域间竞争更加激烈这一严峻的发展形势,覃塘区进一步理清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明确了推进覃塘区县域经济大发展的主攻重点。以发展资源型工业为重点,培育壮大县域支柱工业  相似文献   
32.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思维上创新,思路上创新,方法上创新,体制上创新,积极探索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途经,那就是:要不断推进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大力发展民营个私经济,突破行政区划,做到优势互补,建立集群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块状经济,精心营造良好的经济建设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并把人才培养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
《共产党人》2007,(18):32-35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重大战略决策。5年来,全区各地涌现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典型县(市)。这些县(市)像一面面高高擎起的旗帜,引领着全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步伐。为了总结这些县(市)的好做法、好经验,最近,区党委政研室组织力量,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本刊将从本期起,陆续刊登,以供各地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3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学 《奋斗》2006,(12):19-20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是功能较为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一级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连接点,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的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35.
韦全 《当代广西》2006,(5):40-41
农村税费改革对县域经济有哪些正面和负面影响,如何兴其利除其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当前县区领导亟待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6.
针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河南省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从明年起,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序,将按照新体系进行考核评价,新的考核标准取消了三项指标,分别是“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新增居民储蓄存款占GDP比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并将“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更能准确反映工业经济运行的效益情况。将“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调整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更能全面地反映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情况。新经济评价体系增加了8项指标,分别是“人均粮食产量,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科教文卫事业支出占GDP比重,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率,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相似文献   
37.
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变革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说,县域经济也是“三农”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这种发展却往往伴随着资源耗竭与环境破坏。要实现我国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推动县域经济产业技术体系变革。通过对国外可持续经济理论的分析,结合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将科技进步视为实现可持续性县域经济的第一推动力;以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县域经济产业;以生态产业园区建设为中心,构筑县域经济发展新平台;以行政立法,经济杠杆等手段,激发县域经济体系中的中小企业的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8.
吴方成 《政策》2006,(7):33-33
近年来,安陆市委、市政府以抓好工业经济为着力点,以发展产业集群为突破口,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大力营造发展环境,努力探索县域工业发展之路,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粮机制造基地”、“蛋品加工基地”、“厨具生产基地”和“纺织服装基地”,形成“四大特色立市场、四大集群强安陆”的良好工业发展态势。我们的主要抓法是:  相似文献   
39.
刘海 《当代广西》2006,(4):51-51
在国家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下,如何壮大县级财源基础,摆脱财政困境,是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近年来,灵山县结合实际,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探索出一条以城镇化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财政连年增长的新路子。2005年全县GDP实现66.9亿元,增长13.5%;财政收入3.515亿元,增长16%。灵山县城成了一座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美丽城市,2003年,荣获第四届广西市容市貌“南珠杯”优秀城市奖;2004年,被评为广西文明县城,县城所在地灵城镇进入全国重点镇行列;2005年,灵城镇获“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荣誉称号。2005年全县的城镇化水平超过25%。  相似文献   
40.
姚衍琛  董建霞 《春秋》2010,(3):36-38
一、县制的起源及其发展1.先秦时期县制的起源我们确知有县制.开始于春秋时代。有关设县的记载,最早为楚武王时(前740-前689年)灭权国“使斗缗尹之”,“尹”为楚国县的主官名称。楚庄王(前613-前591年)时曾“灭九国以为县”。秦国最初设县为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邦、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秦、楚两国的县,大致是通过兼并战争吞灭小国后建立的。晋则是以大夫封邑为基础而置县。齐管仲推行制鄙之制。共立五属,“十县为属”.则是通过政治改革改乡鄙为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