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75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1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9篇
法律   1381篇
中国共产党   743篇
中国政治   1060篇
政治理论   247篇
综合类   88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蔡红 《理论月刊》2002,(9):47-49
本文介绍了世界商标专用制度与我国商标专用制度的概况,探讨了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支持,借鉴有关国家的经验并比照TRIPS协议的要求,对我国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再识全球化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趋深入,全球化也正成为全球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也许是全球化益于人类是在隐性地发挥作用,所以全球化的裨益并没有为人们普遍认识。倒是因为全球化要涉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调整,要在全球层面凸显“竞争法则”的应用,这就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警觉,直至当前发展成反全球化的高涨之势。就是对不反对全球化的人来说,他们对全球化的认识也多存有歧义。针对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3.
完善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有组织犯罪,该犯罪具有犯罪活动的组织性、犯罪目的的特定性、犯罪活动的腐蚀性、犯罪行为的破坏性等特征,社会危害性极大。我国1997年刑法首次对其进行规定,使反“黑”终于有法可依。然而,由于经验的不足,反“黑”刑事立法和对策设计尚有许多缺陷。根据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从实体法与程序法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从《爱国者法案》看美国反洗钱策略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风 《中国司法》2002,(10):57-58
“911”事件之后,与国际恐怖主义组织作斗争已成为美国头等重要的战略任务。为此,美国在国际和国内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试图通过立法切断国际恐怖组织的经费来源并且严厉打击资助恐怖活动的资金交易活动。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国内立法是《采用适当手段拦截和切断恐怖主义以助美国团结和强大2001年法案》,此法律也被简称为《美国爱国者法案(USAPATRIOTACT)》。实际上,该法案早在“911”事件之前就已基本形成,它颇有先见之明地为随后开展的、以反恐为重心的金融监管和围剿行动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并且明显地反映出美…  相似文献   
15.
江国青 《外交评论》2005,16(6):89-94
从国际法,尤其是国际人权法的角度,探讨“反恐与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的关系问题。文章认为,恐怖主义严重侵犯人权,但反恐与保护人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反恐措施不当也会侵害人权,并对国际反恐斗争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因此,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注意二者的兼容性,而不应顾此失彼。在国际层面上,国际联合反恐必须纳入国际法和国际反恐公约的框架内,应以促进和平与发展、保障基本人权为最终目的。这样才能实现反恐与人权保护的协调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  相似文献   
16.
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全问题是关键.北京奥运会面临着国际恐怖组织、"东突"分离势力、台湾分裂势力的严重威胁,也面临着赛场暴力、"集中性"违法犯罪的困扰,这些安全问题的发生将严重危害奥运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危及国家的主权、国家声誉.应建立配套协调的安保体系以保障奥运会的安全.要协调好安保与节约、高效,安保与国家主权,安保与人权保障之间的矛盾.安全奥运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公私共分罚款之诉"是《美国反欺骗政府法》规定的一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该诉讼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相关人在胜诉后,可以和政府共分被告人向政府缴纳的罚款,以此鼓励个人揭露与政府有交易关系的公司、企业诈骗联邦政府资金的行为,并以诉讼的方式挽回联邦政府所受到的巨额资金损失。"公私共分罚款之诉"以给原告物质鼓励的形式推动个人在公益执法中发挥有效作用,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公益执法途径。  相似文献   
18.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批准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06年4月3日在北京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土库曼斯坦关于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合作协定》。  相似文献   
19.
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在我国一经出现即引起经济学界及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关于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激烈讨论。本文着重分析并评价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各项基础性问题,并试图提出自己的见解。一、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表现形式、危害及规制之必要性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是指未经商标权利人的许可,将其使用在商品上的商标去除后换上自己的商标,将他人的商品冒充自己的商品出售或拟出售,以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根据对商品变更程度的不同,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表现形式呈现以下两种:整体反向假冒,即保持所涉及商品的原样,对其本身不做任何变更,而只是…  相似文献   
20.
"9·11"事件后,德美看似亲密的反恐合作关系却在德国法院审判"9·11"事件中的国际恐怖嫌疑分子穆特萨迪格和穆祚迪案中陷入了困境。两国政府在反恐策略上的差异为这两个案件的结局规定了方向。德国政府部门拒绝向德国法院提供关键证据,损害了德国检察官的指控能力。美国政府拒绝与德国法院合作,则直接冒犯了德国法院的自尊。由于审判是在德国民众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以及阿尔布莱格监狱丑闻之爆发的背景下进行的,德国公共舆论同情被告人,积极影响并支持了法院的判决。这两个案件可以视为德国法院及民众对布什政府所实施的反恐策略的一次大审判,判决结果是布什政府败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