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9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997篇
中国共产党   676篇
中国政治   818篇
政治理论   319篇
综合类   76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我国大多数学者均认为,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为权利能力,即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或社会团体组织只要具备了权利能力,即可成为民事主体,从而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法律人格是现实主体参与法律关系的前提,民事能力是法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可能性和范围,法律人格是民事能力的抽象,是确认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942.
在对苏格拉底的哲学与人格统一形成必然性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阐述苏格拉底哲学的基本主张、道德哲学等与其人格的相互渗透、交融、统一,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一个哲学人格化和人格哲学化的过程.苏格拉底的哲学与人格的统一给我们以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943.
思政理论课教学是高职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它对高职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作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培养高职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44.
人们常说“做君子,不做小人”。自古以来,“君子”和“小人”总是相对存在的。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通过辩证思维对比,选择了君子作为做人的标准。在《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过上百次,究其内涵,孔子对君子的界定有其理想的人格标准。  相似文献   
945.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增加是公司法人制度的有益补充。本文根据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法理及法律实践,分析了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和完善。  相似文献   
946.
事件     
《中国人大》2008,(12):7-7
市县两级政府推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在市县两级政府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根据决定,要扩大听证范围,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听证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听证。此外,还要规范听证程  相似文献   
947.
郭晴 《工会博览》2008,(20):61-61
学前儿童时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采取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对孩子进行道德启蒙教育极为必要。孔子曾告诫人们: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说:人格教育端赖于6岁之前的培养。美德出良才,品德决定一个人成才的方向。  相似文献   
948.
解决工业经济时代人格危机的关键 ,在于彻底摒弃那种物化的单向度的人格模式 ,铸塑一种兼备科学与人文精神、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想人格 ,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现代科学的综合化趋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互相融合 ,为形成这种理想人格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949.
杨钦英  姚丹 《学理论》2009,(18):146-147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理想人格学说,将孔子倡导的仁智勇具体落实到他的“大丈夫”人格理论中,强化了理想人格现实的操作规范。孟子的“大丈夫”人格以人性善为理论基础,以仁智勇为精神内涵,呈现出强劲的阳刚之气,通过居仁由义,持志养气的培养途径得以实现。孟子的“大丈夫”理想人格显于当世影响延至当代。  相似文献   
950.
人的认识能力与控制能力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受制于诸多因素,在主体社会化不完善时极易生成犯罪人人格,产生对刑法所保护价值之敌视、蔑视或漠视态度.表征犯罪人人格态度的罪前、罪后情节均应成为影响定罪量刑之因素,其中尤以刑法明定的罪前、罪后情节为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