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74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5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摆脱贫困是党和人民的历史夙愿。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胜利,揭开了相对贫困治理新阶段的序幕。现阶段相对贫困治理面临农村发展不充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城乡分治二元扶贫模式矛盾等长期性挑战。我国反贫困战略也迎来了从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从解决收入贫困向解决多维贫困、从聚焦农村治贫向统筹城乡治贫、从注重脱贫速度向提升脱贫质量的四重维度转变。进入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关切,因此要做好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坚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治理多维贫困,构筑中等收入者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统筹城乡相对贫困综合治理,从而为解决21世纪相对贫困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12.
邓小平与江泽民反贫困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把消除贫困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江泽民认为 ,消除贫困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保持稳定的前提、是实现最基本的人权。在高度认识到反贫困问题重要性的基础上 ,邓小平提出了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发展的进程中消除贫困 ;把消除贫困与计划生育结合起来的战略设想。江泽民继承发展了邓小平反贫困战略理论 ,提出了开发式扶贫以及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等反贫困战略 ,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学说。  相似文献   
113.
本文主要以美国"伟大社会"时代城市社会管理困境与当代我国城市社会管理现状为主线,对比分析两者的共性问题,以期通过参考美国当时对城市社会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我国解决社会管理存在的困境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4.
反贫困系列工程的实施是中国政府具有世界意义的制度创新。在反贫困中出现的博弈现象又导致贫困陷阱效应。为在本世纪末消除绝对贫困,还必须从反贫困战略的调整、反贫困制度的创新与反贫困政策的完善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5.
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反贫困的斗争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反贫困思想。虽然有些反贫困思想还不够成熟、完善,但对于当代的反贫困工作仍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反贫困思想的梳理性的总结,从而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6.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实现可持续扶贫的重要扶贫资源,它的有效供给和平等分配对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社会保障支持体系的建构将进一步优化反贫困战略下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完善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系统来脱贫,使社会保障制度成为新时期农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7.
反贫困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文本研究中一个亟待展开的课题。文章以批判与重构为线索,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反贫困思想嬗变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发现,从批判立场视角看,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反贫困思想经历了从反封建官僚专制统治造成贫困到反资产阶级剥削压迫造成贫困的过程;从依靠力量视角看,是从依靠当局调整到主张无产阶级联合反抗;从斗争方式视角看,主要是从注重进行道德谴责与理性批判到积极应用武装革命和武器斗争;从理论基点视角看,体现在从抽象思辨逻辑论证到具体现实分析方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8.
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将农村大部分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贫困问题可以忽视。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阶段尤其要处理好贫富差距问题,从政治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巩固工农联盟的执政基础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从制度社会学视角下分析农村反贫困的对策和路径,不失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9.
农村金融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金融作为一种为贫困农户提供资金要素的途径所发挥的反贫困绩效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肯定。结合我国2012—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农村金融与反贫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提高反贫困绩效可以从提高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着手,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对于农村贫困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这也就表明了农村金融的反贫困效果要处在适宜的内外部形势下才能较为明显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0.
书荐     
《当代贵州》2014,(28):62-62
摘录:“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肩负着贵州后发赶超的历史重任;扶贫与反贫困问题,承载着全面小康的中国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