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75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5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王丁  甘泉  韩朝阳 《瞭望》2020,(1):44-45
698万——河南贫困人口总量居全国第三位。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和黄河滩区,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横跨我国东、中、西部……脱贫攻坚的“中原战场”,关系全局、影响深远。2013年以来,河南省以平均每年减贫110万人的速度迅速实现中原突围。在这场反贫困伟大斗争中,饱经沧桑的中原正挣脱困扰千年的贫困泥淖,成为一片大有可为、充满希望的土地。  相似文献   
142.
14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反贫困事业经历了社会救济式扶贫、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着力点的反贫困、以区域发展为主的开发式扶贫、整村推进与“两轮驱动”的综合性扶贫、以精准扶贫为特征的反贫困五个阶段。我国反贫困的经验主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四位一体”协同参与,开展综合性扶贫。  相似文献   
144.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卓越成就与全球反贫困领域存在的困境形成了鲜明对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将中国反贫困经验总结为五个“靠的是”和七个“坚持”。这一崭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中国反贫困实践相结合开出的理论之花,拓展了人类反贫困思路,为人类减贫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反贫困理论在科学性、实践性等方面存在鲜明差异,为人类减贫事业带来了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145.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借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中介作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开始了中国化进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在哲学上主要体现为历史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的反贫困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进一步中国化,就必须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正确处理好历史已然、现实应然与将来必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实现理论抽象、逻辑概括与实践具体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6.
我国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文 《求索》2011,(5):67-69
农业产业化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带动农民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以此形成有利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或经营机制,因此如何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则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7.
对现行城市反贫困政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方 《新视野》2006,(1):67-68
城市贫困问题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实现两个转变过程中逐渐凸现并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先后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反贫困政策,但现实表明这些政策的实施效率并不高。原因有多种,其中之一就是现行扶贫政策体系中存在重外部支持(他助)而轻贫困者自我救助(自助)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8.
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发展的可持续性、协调性、公平性为核心内容,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高度结合和统一起来,在实践上为解决贫困问题提出了重要的理论要求。西北回族大部分地处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这是导致贫困最直接的客观因素。这一地区除了具备其它贫困地区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明显的特点。贫困的根源既有自然环境、历史原因,又有经济发展、政策、思想观念和制度变迁等因素。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视角,把反贫困对策选择的立足点放在发展经济这一要务上,并提出切合实际、可操纵性强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9.
匡远配 《前进》2006,(1):45-47
新时期,传统的扶贫开发模式和机制已经越来越显得难以发挥作用。我国农村反贫困制度建设滞后已制约了反贫困战略的实施,影响了反贫困事业的发展。为了加快扶贫开发的进程和提高扶贫开发的效益,客观上需要对扶贫机制进行进一步创新,必须寻找新的战略,制定新的政策。一、中国的农  相似文献   
150.
精准扶贫的目的在于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精准扶贫应突破以往的扶贫旧框架限制,创新精准扶贫思路,实现精准扶贫帮扶内容的全方位精细化,在确保扶贫体系精准的基础上,搭建精细的精准扶贫网,以交通基建、教育投入、科技应用、贫困主体人性化识别标准等为基本点,建构动态互联的精准扶贫机制网络,从而驱动精准扶贫成效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