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0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90篇
中国共产党   135篇
中国政治   392篇
政治理论   118篇
综合类   16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基于核心产粮区典型村的调查发现,围绕土地流转,基层政府、市场、农民各自建构了己方的叙事话语,各方叙事交织构成了关于流转的叙事结构。主导政策制定的是政府叙事与市场叙事结成的"治理逻辑——实用逻辑"共谋型叙事,对应的是农民边缘化的底层叙事,前者是清晰、简单而抽象的宏观话语,后者则是复杂、多样而具体的微观话语,并受前者压制。作为资本下乡的表征,市场叙事存在对政府叙事和底层叙事的双重迎合,实践中却发生双重背离,引发农民关于土地流转的悲观预期。对于土地流转的叙事结构失衡与实践张力,需解决农民决策参与和文化适宜问题,构建底层叙事的制度化表达机制,实现社会现实向政治现实转变。  相似文献   
152.
《学理论》2015,(24)
借用托多洛夫的句法结构理论,通过对全篇文本进行命题、序列、叙事转化等方面的分析,探索在封建家庭中丈夫与妻子的不同角色扮演。丈夫"重色",常常"见色起心",导致不平衡状态的发生;妻子"执着"于依附丈夫的平衡状态。从而揭示出《聊斋志异·画皮》所折射出的封建男权社会中夫妻不平等的地位及关系。  相似文献   
153.
图像叙事是不同历史时期某一群体或个人思想观念的视觉呈现。图像叙事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史学话语体系下图像证史的争论、艺术考古领域对图像风格与特征的分析,以及田野民族志为实践基础的图像阐释三个领域。从“叙事”的视域出发,将图像作为文化表达、文化传承和文化习得的“文本”进行解读,是理解图像背后社会历史情境与思想意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4.
社交媒体时代,在人类社会遭遇公共危机事件时,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短语、图像、表情包、短视频和音乐往往迅速蹿红.灾难时期网络迷因传播的流行,源于人们复杂性和个性化的表达需求.迷因表达与传统灾难叙事形成了对话,更对后者起到了补充作用.灾难主题的网络迷因体现了一系列流行文化和媒介文化特征,客观上延续、改编和重塑了灾难内涵,在灾难文化的数字化进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而迷因本身也成为理解灾难的特殊文化工具.  相似文献   
155.
156.
弗雷德里克·贝克的动画《种树的人》集文学、绘画和音乐多元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以生态整体主义视野讲述人类与自然构建的命运共同体。首先,灰白、赭黄为主的初始色调营造的荒芜感渲染生存的危机,融合第一人称旁白讲述的故事强调人性异化所导致的人类与自然的危机;其次,远景镜头构建的叙事空间让人类退出画面中心,强调自然的独立性与主体性,否定人类中心主义。而后青绿、蔚蓝等多重色彩的画面转变隐喻村庄再生后的生机,还原自然的本真美感,描绘生态整体观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背景音乐与自然之音交融,自然以本原的声音“叙述”生态的变化,描绘生态和谐的人类诗意栖居地风景。  相似文献   
157.
近十几年来,中国近代史学史研究疏离政治史、革命史的宏大叙事,通过拓宽视野,在对史学本身诸多具体史事研究中取得新成果,同时出现了以现代化、科学化思潮研究为线索解读史学发展过程,并深层嵌入微观历史,尝试进行以新思路重新解读史学史的新叙事探索。同时也出现关注研究范式和理论探讨"重返宏大叙事"的呼唤。认同多元境界,以不同的叙事探索与具体微观研究并行,有利于推进史学史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58.
159.
日本学者认为莫言文学表现了20世纪中国巨大历史变迁中人的顽强生命力,从中可以把握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灵魂。莫言研究是他们想象与阅读当代中国的重要途径。他们把莫言既借鉴又超越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方法,看作中国当代文学的前进方向和当代中国通过亚洲走向世界的象征,把莫言的成功看作中国当代文学世界性的彰显和亚洲叙说的广度和深度的体现,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重要性不断提升的结果。日本学者的莫言研究为日本看待中国及中日关系改善提供了新视野,也为构建现代亚洲叙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0.
王浩 《思想战线》2021,47(2):140
不可靠叙述研究自诞生以来一直以笫一人称叙事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但笫三人称叙事文本中存在的诸多不可靠叙述现象不容忽视。韦恩·布思最初的研究同时涉及笫一、三人称叙事的情况,但由于叙述者与人物存在根本差异,以“不可靠叙述者”为核心概念的研究难以从学理上涵盖笫三人称叙事中的不可靠叙述。基于柏拉图对“模仿”和“讲述”的区分,把叙述归于叙述者,把可靠性或不可靠性归于人物,则无论笫一还是第三人称中的不可靠叙述都是叙述者的模仿叙事使然。对笫三人称叙事中的不可靠叙述现象保持敏感,有助于读者对文本进行阐释,甚至从不同的角度对笫三人称叙事作品获得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