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2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306篇
中国政治   93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农二师二二三团工会通过自筹资金、募捐书籍等途径,在全团12个生产单位先后建成了面积35平方米的职工书屋,并为每个职工书屋配备了桌椅,为全团1900余名职工提供了阅读场所和各类书籍的借阅便利。在该团工会的扶持下,今年牛树秋投资近十万元建了一个全自动化蔬菜大棚,自信满满的他,这段时间可没少往农家书屋里跑,虽然蔬菜种植技术有连队技术员  相似文献   
12.
4月25日,笔者来到农四师六十二团六连的"职工书屋",偌大的房间里坐满了聚精会神看书、查找资料的农工。目前,该团已建立了13个"职工书屋",极大地丰富了农工的业余生活,每天到"职工书屋"看看书已成为该团职工生活的一部分。2011年,六十二团全面启动了"职工书屋"建设工程,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为各"职工书屋"统一配置了2个书柜、1400余册的图书和100余套电子音像制品。为充分发挥"职工书屋"的作用,该团还要求"职工书屋"定时开放,各支部配备  相似文献   
13.
"如今,每天早晚都有居民来这里跳舞、打球,在文化长廊学习计生、科技知识,像城里的广场一样热闹。"日前,家住枣庄市薛城区常庄镇西姚社区的居民李老先生在社区文化建身广场高兴地说,"现在我们活动有‘中心’,学习  相似文献   
14.
进入冬闲以来,农一师八团各连队的农家书屋又火爆起来了,每天到书屋看书、借书的人越来越多,小小的书屋成天挤满了忙着学习科技知识的农工,他们孜孜不倦地学习,认真做读书笔记,相互讨论、研究,科技书屋成了职工冬季"充电"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四师工会把职工书屋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努力使职工书屋成为职工陶冶情操的"净化站";成为职工素质提升的"加油站";成为职工脱贫致富的"帮扶站",效果明显。具体做法是:一、群策群力建书屋,成为共享共用的"知识库"职工书屋不仅是职工群众思想交流、提升素质、文化创新的重要场所,更是职工群众精神文化追求的前沿阵地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四师工会近年来将职工书屋建设作为推进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二师三十团全民阅读活动蓬勃开展,围绕书香团场、书香连队、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建设,做足了书香名片"文章"。——"乡土诗人"名片。莫春燕是三十团中学小学教师,今年3月,她的诗集《四季的声音》入选兵团《金戈壁文学丛书》。莫春燕本人因此也在兵团文学界赢得了"乡土诗人"的美誉。——"好书连连看·图书漂流"名片。目前,三十团团、连两级共有职工图书室、青年书屋、农家书屋、综合文化活动室56个。近两  相似文献   
17.
在2012年10月14日召开的“攸县首届道德模范”表彰大会上,县委书记将全县唯一的“敬业模范”金字红色荣誉证书颁给来自坪阳庙乡的一个身材瘦小、年过七旬的老人——他就是连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被市委表彰为“文明公民”、先进事迹不胜枚举的老党员、老干部陈伏初。  相似文献   
18.
去冬今春农二师二十九团的农家书屋格外热闹,职工争先恐后地来到这里阅读或借阅科技文化书籍,忙着为自己"充电补脑"。眼下,各个连队农家书屋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这里成了职工朋友学习农业科技致富技术、了解各种信息、交流学习心得的好去处。许多农工说:"以前在冬闲时,辛辛苦苦挣  相似文献   
19.
《党建》2013,(1):53-53
截至2011年12月,广东省累计投入农家书屋资金约3亿元,按标准共建设农家书屋20106家,发放岭南流动书香车98台。广东农家书屋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型平台,已成为农民读书学习、陶冶情操的精神乐园和科技致富、学法普法的重要阵地,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清代同治年间,诗钟传人台湾,各地社团纷起,形成了台湾古典诗社的第一次发展高潮;日据中期,诗钟在台湾重新兴起,它与击钵吟一起,相互促进,互为推助,形成了台湾古典诗社的第二次发展高潮;1949年前后,一大批大陆诗人特别是闽地钟手相继渡台,又为台湾古典诗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从对台湾古典诗社三次发展高潮的考察中可以看到,诗钟作为一种文体在台湾文学中的独特存在与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