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篇
法律   802篇
中国共产党   158篇
中国政治   365篇
政治理论   98篇
综合类   26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张继海  于晓丽 《学理论》2010,(14):103-104
国际商事仲裁中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当前可仲裁争议事项的范围呈扩大化的发展趋势,这在反垄断领域、知识产权领域以及证券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和法律方面、公共政策的严格适用方面,我国仲裁法应顺应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趋势,对我国《仲裁法》中有关仲裁事项范围及其他法律中的相关条款作出补充、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242.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9年12月26日  相似文献   
243.
梁爱民 《青年论坛》2010,(4):133-136
语言是一个负载信息的符号系统,交际是一个信息在交际者之间双向或多向的互动过程,信息的共享是交际活动的目的,信息的互动是交际活动的本质,语言的运用是交际的主要形式。“情感过滤”是一个人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和信息输入、输出产生的影响。学习动机、语言焦虑、语言态度、自我意象、自信心和移情等是造成“情感过滤”的主要因素,关注交际意义而非形式、关注交际情境、实现可理解性信息输入是降低“情感过滤”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44.
证据可采性本身是一个英美法概念,有其英美法的生存土壤,但证据可采问题,却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问题。由于具体的法律语境不同,我们必须遵循证据科学的规律,结合中国法治环境,把握证据可采性在中国的适用限度。  相似文献   
245.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常务会议2009年7月22日审议通过)一、规划目标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活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相似文献   
246.
墨西哥的可治理问题具有一定特殊性。20世纪30年代后革命制度党的统治为墨西哥带来数10年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实现了初步的可治理性,但这种可治理性有很大脆弱性。在80年代后经济、社会和政治转型过程中,墨西哥出现新的动荡和不稳定,体制缺陷进一步暴露,各阶层不满情绪增长,有关当局驾驭危机和应对矛盾的能力下降,出现新的可治理性难题。尽管有关当局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力图提高可治理性的实现程度,但在可治理性方面仍存在严重困难。  相似文献   
247.
算法黑箱对算法决策提出了挑战,算法透明要求算法可解释。算法透明并不是简单的算法公开。尽管人们普遍寄希望于通过算法公开来打开算法黑箱实现算法透明,但是单纯的算法公开不仅面临着商业秘密泄露的诘难,也无法真正对算法决策作出解释。与之相比,技术上制造可解释人工智能是实现算法透明的一种新的选择。可解释人工智能不仅可以凭借不同的解释路径透视算法黑箱,还可以满足受众对算法解释的不同需求。技术的发展有赖于制度的保障,构建一套合理的制度促进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发展是确有必要的。这要求在立法上规定可解释人工智能的适用场域;在行政上利用政府采购引导可解释人工智能的生产;在市场管理上借助第三方认证倒逼企业制造可解释人工智能;最终实现算法透明。  相似文献   
248.
实质预备犯的立法膨胀与司法扩张,直接推动刑事处罚日益前置化、过罪化,不当扩大刑法处罚范围,压缩了公民自由权利的行使空间,动摇了刑法的根基。回溯立法初衷,我国在刑法分则中设立实质预备犯,原本是为了消解《刑法》第22条规定的普遍处罚形式预备犯原则,并从形式可罚性与实质可罚性两个维度限定预备行为的处罚范围,将不具有刑事可罚性的预备行为排除出犯罪圈。因实质预备犯带有浓厚的积极预防、早期干预色彩,为避免其在立法实践与司法适用的过程中发生异化而滑向口袋化、工具化、恣意化的错误方向,设立实质预备犯应以保护重大法益为限;成立实质预备犯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实施后续犯罪的目的,并且被实行化的预备行为客观上具有引起或者协同后续行为侵害法益的高度盖然性;解释实质预备犯的兜底条款应采取同类解释规则,仅包括与明确列举示例具有等价性或者同质性的事项;独立预备罪的犯罪预备尚未对法益形成一定的抽象危险,原则上不予处罚,从而合理划定实质预备犯的处罚边界。  相似文献   
249.
涉外仲裁协议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裁制度是一国法律制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仲裁制度的发展离不开法院的支持。仲裁协议构成了仲裁制度的基石,“无协议、无仲裁”是各国普遍接受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建立了法院对仲裁协议的司法审查权,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在过去的5年里,本着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和促进国际商事仲裁的精神,通过司法解释、对案件批复等方式,发展了涉外仲裁协议认定标准,对发展中国的涉外仲裁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0.
对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洁 《法学杂志》2002,(2):52-54
近年来 ,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迅猛 ,其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范围的不断扩大。本文主要探讨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范围的含义、成因、其在各国立法和实践中的体现以及其发展趋势 ,并对中国有关规定与实践进行分析 ,指出其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