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99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63篇
各国政治   89篇
工人农民   110篇
世界政治   11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7篇
法律   17877篇
中国共产党   4016篇
中国政治   7442篇
政治理论   1826篇
综合类   5387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430篇
  2021年   595篇
  2020年   692篇
  2019年   503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339篇
  2016年   535篇
  2015年   1196篇
  2014年   3230篇
  2013年   2675篇
  2012年   3319篇
  2011年   3464篇
  2010年   2785篇
  2009年   2746篇
  2008年   2684篇
  2007年   2232篇
  2006年   2100篇
  2005年   1552篇
  2004年   1442篇
  2003年   1412篇
  2002年   1476篇
  2001年   990篇
  2000年   630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省委日前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通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一定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摆上突出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各级领导干部要成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当前,整个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呈多元化倾向,这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党…  相似文献   
912.
互联网司法是信息化浪潮下互联网与司法融合发展的产物,是"司法互联网化"和"互联网司法化"双重过程的结果.与传统司法相比,互联网司法呈现出诉讼活动在线化、当事人账号化、诉讼规则现代化、法院电子化、审判智能化、网络治理司法化等新特征,并跨越了技术、组织、程序法、实体法等不同领域,需要重构具有自身特点的法理基础.未来,互联网...  相似文献   
913.
根源于法本身的特性,制定法具有不可排除的种种局限性特征,然而以实现正义和公正为目的的法律,在被实施过程中必须弥补和矫正这种局限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司法途径来矫正法的局限性,不仅是正当的,也是合理的;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对法律的解释、对法的发展和对法的局限性的矫正显得尤为重要和有意义,但是法官解释法律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为了更好的发挥司法对法的局限性的矫正功能,必须完善法官解释法律的体制和技术问题,而最重要的是解决法官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914.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理论基础由四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方面组成,即人民主权、司法民主、司法公正、权力监督。权力监督是其内核。人民监督员制度是现行检察制度基本框架之内的一项制度创新,进一步健全了对检察权的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915.
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以其独特的话语方式用相当的篇幅讲述涉法故事,从直接宣传、借助鬼神信仰、与礼教相提并论三个方面宣传当时律例。其法律思想的特征为紧密结合儒家伦理精神,重视人情人欲,与传统的道德教化取向一致。  相似文献   
916.
传统的人权历史叙事方式认为人权渊源于西方悠久的以斯多葛学派和基督教为代表的普世主义,以及启蒙运动以降所形成的权利思想史,其展现了人权的历史悠久性、内容的层次性和进步性。而以塞缪尔·莫恩为代表的学者反驳了这种人权历史叙事方式,提出了非传统的人权历史叙事方式,认为作为全球道德诉求与乌托邦愿景的人权实际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呈现了全球层面人权起源之晚近性、成因复杂性和乌托邦属性。这两种人权的历史叙事方式有一定暗合之处。尽管非传统的人权历史叙事方式有一定局限性,但其具有重要的法治意义:呈现了法治的普遍性认同之内在价值逻辑,为思考全球法治难题提供了价值论意义上的理论视角,为重思人权与主权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不过,这种法治意义受限于非传统的人权历史叙事方式在人权的道德性与政治性之间的逻辑张力。  相似文献   
917.
自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以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有了新的助力,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是强制报告制度还不完善,在具体适用中也还存在一些的问题与不足,其预防和发现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惩治不法侵害人、及时救济未成年被害人等方面的功能未充分实现。应丰富和完善强制报告制度的内容,提升义务主体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细化强制报告制度的报告处置流程,加快建设与完善强制报告制度的相关配套响应机制,以进一步提高强制报告制度的适用率,提升制度运行的综合实效,推动强制报告制度在实践中真正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918.
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系统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人权司法保障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以及信息革命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四重语境下,人权司法保障现代化有了新的时代坐标。从具体内涵看,我国人权司法保障现代化拥有各国人权司法保障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而且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从实践路径看,为实现人权司法保障现代化,必须构建相应的制度体系,培育现代化法治人才,推动科技与人权司法保障的现代化融合。  相似文献   
919.
防卫限度的适正性是正当防卫认定的重要环节。虽然在刑事司法解释中肯定了“必要说”的价值,但是“必要说”存在主观化、实质化判断的倾向,易滋生权利滥用,违反比例原则不能忽视。有必要对“必要性”标准进行限定,避免出现防卫权二次异变。“双标准说”从“必宜性”与“需宜性”双阶层视角对防卫限度进行严格把控。“必宜性”侧重于客观事实判断防卫的适正性;“需宜性”侧重于规范价值弥补该标准的先天不足,为“必宜性”判断提供补强条件,可强化防卫限度适正标准的运用。  相似文献   
920.
柴建国  王燕霞 《河北法学》2006,24(8):122-126
法检不和谐直接影响到司法机关司法职能的发挥,进而部分弱化了我国社会主义司法的功能,其危害不可低估.但目前,各级法检机关领导干部甚或党委、人大的领导同志,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听之任之.针对我国一些地方存在的法院检察院两院关系不和谐现象,指出法检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法检关系的和谐,应当引起各级党委、人大、政法委、法院检察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论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