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0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81篇
世界政治   2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8135篇
中国共产党   415篇
中国政治   1593篇
政治理论   313篇
综合类   2076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429篇
  2014年   904篇
  2013年   892篇
  2012年   962篇
  2011年   1053篇
  2010年   906篇
  2009年   1006篇
  2008年   1032篇
  2007年   762篇
  2006年   640篇
  2005年   568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490篇
  2002年   459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26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家长不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中,政府在义务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法律保障责任。承担义务教育责任的学校却并不具有相应的诉讼请求权。然而,关于政府承担义务教育法律责任的形式及方式等问题,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法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为此,应当通过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进一步明确规定政府对义务教育承担的经济和法律责任,明确规定家长和学校在保障公民受义务教育权方面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的界限,明确规定政府对学校和家长的教育行政处罚权。  相似文献   
232.
反信息公开诉讼,从信息公开制度衍生而来,在很多方面不同于信息公开诉讼.界定反信息公开诉讼,明确其制度依据,探析其举证责任、审理方式、判决方式等诉讼规则,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乃至行政诉讼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33.
关于“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永忠 《当代法学》2016,(6):129-137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从实体和程序上鼓励、引导、保障确实有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并予以从宽处理、处罚的由一系列具体法律制度、诉讼程序组成的集合性法律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之间实质上是刑事诉讼中对办案机关及办案人员办理案件的实然需要与应然要求的关系;认罪认罚从宽不等于辩诉交易,后者只是一项具体的诉讼制度,不可能与我国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相提并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同样适用于侦查阶段;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既适用于简易程序、速裁程序,也适用于普通程序.  相似文献   
234.
2016年新春伊始,最高人民法院首席大法官周强为新一年的司法工作谋篇布局。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上,在总结成绩、分析形势的基础上,周强院长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论述,要求全国法院切实把创新摆在人民法院改革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并对"深化人民法院工作各领域创新"提出了要  相似文献   
235.
在近几年系列新规出台后,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出现了不升反降的怪现象,现时面临着诉讼主体狭窄、缺乏配套机制、赔偿与执行难的困境。美国和德国的环境公益诉讼模式对我国有借鉴作用。我国突破现时困境的思路是允许公民个人提起公益诉讼,细化个人公益诉讼的立法规定,完善赔偿与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236.
房屋所有权纠纷民行交叉案件主要有房产买卖纠纷、继承纠纷、抵押纠纷和侵权纠纷,形成原因包括行政权力的扩张、行政法对民法权利的渗透以及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目的区别。该类案件的处理原则包括分步处理原则与并行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237.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公共设施致人损害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公共利益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仅依靠政府管理、舆论监督以及传统的民事及行政诉讼等方式,已经不足以保护社会公众利益,更不能及时发现及解决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如何利用有限的司法资源最大限度的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如何充分发挥和实现每一个公民保护公众利益的权利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拟从建立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设想,以期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公益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238.
民事诉权滥用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学界在诉权滥用的概念界定上存在很多分歧,例如,界定诉权滥用是否依据客观要件、主观要件中是否包括过失、诉权滥用是否包括诉讼权利滥用,以及诉权滥用与恶意诉讼是否为同一概念等。这些分歧不仅带来理论上的困惑,更无法用于指引实践,以厘清合理诉讼与不正当诉讼之间的界限。因此,要研究如何应对诉权滥用,首先应当澄清概念分歧。  相似文献   
239.
董宜祥 《人民论坛》2012,(35):116-117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依法合理使用,能够促进司法公平与正义,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但对自由裁量权的误读、误用,直接结果是裁决不公、甚至错误。司法实践稍微的偏差,都会导致法律天平失衡。文章从一起民事诉讼案例入手,考量此案诉讼证据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诉讼证据的角度审视法官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240.
自认制度既是民事诉讼辩论原则的内在要求,也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外在表现。自认对于争议之两造以及法院均产生约束力。自认免除了对方当事人对相关事实的证明责任;法院应将自认之事实作为判决的基础;而自认一方当事人应言而有信,不得撤回自认。否认自认效力的依据在于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承认严重背离了诚信原则的真实要求。自认效力的否认包括家事诉讼中对超越辩论主义和处分主义支配范围事实的承认、虚假诉讼中对以侵犯他人利益为目的的虚假事实的承认以及对违反众所周知事实的承认三种情形。自认效力的承认与否认型构了自认制度的基本框架,并共同承担向社会倡导诚实守信的良好行为风尚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