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98篇
中国共产党   113篇
中国政治   235篇
政治理论   114篇
综合类   2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黄颖珊 《人民论坛》2013,(12):40-41
文章对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形式进行历史性考察,分析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形式的适用性,指出应理性地思考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形式所应具备的限度范围,在限制和监督多数的同时充分保障少数的权力.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些都为多数人统治的民主的实现创造了可能.  相似文献   
52.
李爱玲 《人民论坛》2012,(26):24-25
行政立法质量评价标准是构建地方行政立法质量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对提高地方行政立法质量意义重大。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立法法》的基本要求,考虑到地方行政立法的从属性、行政性、立法性和低效性等特点,单项地方行政立法的质量评价应主要以合理性、合法性、技术性和实效性等为标准。  相似文献   
53.
道德作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信奉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其功能的有效实现受制于道德本身的合理性。具体而言,这一合理性表现为与事理、情理和法理的契合。此三者,构成了道德合理性的具体向度。在事理上,要提升把握道德真理的认知能力,对道德建设进行自觉反思,努力探究并昭示道德的内在依据;在情理上,要从"源头"上确保道德与情理的契合,将人的快乐和幸福作为道德的最高价值追求而培养行为主体情感和能力;在法理上,要对法治建设进行道德上的合义性论证,进而确立法律信仰和法律权威,并运用法治思维进行道德建设和实践。  相似文献   
54.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入点。而法、理、情是人类社会得以稳定有序最本源的基因,也是人类追求至善幸福生活必须考虑的三个维度。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与法、理、情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改革过程中合法性、合理性以及舍情性的是否协调也直接关系到改革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55.
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作为一项广泛适用的平权措施,具有两大合法性理论基础,一是平等与反歧视理论,其本质是实质平等;二是少数民族差别权利理论,其本质是差别文化权利的特殊保护。这两条路径对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正当性的理论证成产生了国际法域的相关规范,为各国优惠政策实施提供了国际法基础。综合各国政策实践,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实施有三种基本途径,即对少数民族、民族地方、少数民族相关企业和实体实施优惠,其具体措施有:配额制、绩效权重加分、族裔背景同比优先、竞争力强化、足额代表和公共职位保留、资源优先调配、财税信贷优惠、专项公共经费补贴等多种方式;在政策实施的合理性控制方面,目前已经形成了国际、国内的两套运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6.
陶立霞 《前沿》2014,(9):46-49
道德合理性是对道德何以可能的回答,是伦理学的基础问题。康德诉诸实践理性的先天分析,构建了以道德法则为原则,以主体人为基础,以自由、平等为核心价值理念的道德理论体系,对道德合理性进行了卓越论证。康德理论的重要成果和遗留问题,对后来西方伦理学思想的发展有巨大影响,是现代性道德建设的重要理论前提。一些现代理性主义者在道德合理性论证中,继承并深化了康德这一思想,如哈贝马斯。人类社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道德考验,道德合理性的构建,不仅是理论的期盼,更是现实的祈求。在此意义上,有必要对康德的道德合理性构建思想展开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7.
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影响国家政治生活方式,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家文化的原生态决定了政治体制的双重特质。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传统家文化的实际出发,革除体制的不良成分,继承和发扬合理的成分。注重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树立民本价值理念、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同时学习和借鉴别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从而不断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58.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对特免权做了比较概括的规定,而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地规定任何特免权规则。在美国普通法的背景下,几个重要判决对配偶证言特免权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证据法中配偶证言特免权制度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参考的依据,有利于证据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及探讨,有助于我国相关证据规则的建立。  相似文献   
59.
《刑法修正案(八)》第十务提高了我国刑法有期徒刑刑罚的上限,有助于促进有期徒刑数罪限制加重后能罪刑相符,是一次进步,因而本文将从该条修正案的规则着手,分析该条文适用的利弊。  相似文献   
60.
中国古代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产生有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根源,纵观国外的立法状况,对亲亲得相首匿原则进行合理性分析,该原则在当今社会仍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我国刑事刑事法律中引入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符合我国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