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76篇
工人农民   40篇
世界政治   9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6篇
法律   776篇
中国共产党   316篇
中国政治   708篇
政治理论   175篇
综合类   40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藏赴俄华工名像手本(中文、俄文),其内容不仅包括华工的身份信息、出入境签注,还附有俄国雇用中国人的规定,作用和性质与劳务身份证明、护照相似,是研究俄国华工历史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2.
柴盈 《法制与社会》2015,(7):273-274
《红楼梦》不仅是一本文学巨作,更是一本涉法作品.通过法律视觉看《红楼梦》,无疑看到了清代法律的方方面面,甚至从人物的言语行动中,以法律角度来解析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复杂立体.这就是文学与法律的交融,互相印证,而不是毫无关系的.清代继承有身份继承和财产继承,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身份继承自然是与她们无关,而财产继承,自唐代就有规定.在清代财产继承的顺序,如果没有命继嗣子,女性是可以继承的,因而,林黛玉是有林家财产的权利的.  相似文献   
113.
《求实》2014,(10)
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作为公共领域在虚拟空间中的表现形式,强化了公众获知信息和彼此联系的能力,成为公民沟通对话的公共空间和社会行动的建设性场域。文化公民身份从外延、内涵和深度三个层面对传统公民身份进行了修正,以超越民族国家局限的多层框架容纳包括公民身份实质维度和积极公民身份观在内的多元理念,将文化、符号、参与、认同等要素融合到公民身份体系内,为公共沟通和对话提供一种共同话语体系。社会认同建构是个体社会身份确证、心理情感归属以及观念与行为互动的过程,它通过文化公民身份这一纽带在抗拒性、规划性和合法性三种认同方式中的转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4.
卢灿 《法治与社会》2016,(11):32-33
代表“失真”的问题由来已久.过来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企业老总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身份当选代表的现象并不鲜见.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县级的书记、县长,在省地级市人大代表中,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可以作为农民统计,从而造成代表结构失衡、代表身份“失真”,以致真正来自基层的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很少,而各级各类官员、国有私营企业老板居多,理应成为普罗大众民主盛宴的人代会,却成了权贵的政治狂欢.  相似文献   
115.
国有企业职工因为改制而改变原国有身份该不该得到经济补偿?原国有企业职工因为改制而被迫解除劳动合同该不该得到经济补偿?用于职工身份置换的经济补偿金被改制后的非国有企业使用是有偿还是无偿?这三个问题,一直困扰了陈铁山等人10年。  相似文献   
116.
从花前月下到反目成仇今年28岁的王易欣虽是女儿身,却自小有着男孩儿气质,喜欢与女孩儿一块儿玩,不喜欢男孩儿。当时,其父母并没在意。王易欣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谈男朋友,家里给介绍几个也没成。在一次联欢会上,王易欣偶然认识了张沫,两人  相似文献   
117.
《公安研究》2014,(4):63-63
姚劲松在《江淮论坛》2013年第6期撰文认为,塑造现代社会自觉公民,既是中国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又是中国现代化的目的。新闻传媒作为象征性社会情境的主要构筑者,为现代社会公民身份的建构提供了基本框架,可在培育公民权利意识、建构公民身份认同、培养公民参与能力中发挥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118.
近年来在欧洲不断发生的穆斯林社群与欧洲本土主流社群之间的冲突,实质上是一场双方对公共空间的争夺战,问题的核心是公共空间的归属。这种争夺产生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痛苦的历史记忆与负面的现实认知的双重发酵形成缺乏信任的社会观念结构;其次,多元文化的价值观与平等、自由的价值观在理论和现实层面上存在的冲突使公共政策不能很好地平衡双方利益;最后,欧洲公民不仅是一个法律概念,还应该融合文化与价值理念,而欧洲穆斯林的这种双重身份并没有得到欧洲主流群体足够的理解和关注。这些问题的解决应立足于对公共空间的重新分配、对公共政策失衡的审视及对公民身份的重新定义和建构,这也是欧洲主流群体与欧洲穆斯林群体和解和合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9.
《外交评论》2017,(5):53-78
国际关系认知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决策者的错误知觉引发了国家间冲突,然而,错误知觉与冲突之间并非线性的因果关系,传统认知理论未能对错误知觉引发冲突的具体条件做出清晰的界定。而从认知的另一个来源——身份出发,也许可以给出更可靠的答案,议题身份概念的提出则有助于理解错误知觉与冲突之间的关系。议题身份是指行为体在就具体议题进行互动时被激活的身份,代表了行为体相对于互动他者的议题认知和信念体系。行为体围绕议题展开互动,在不同议题中具有不同的议题身份。议题身份对认知过程具有两种影响:一是赋予行为体在议题中的认知偏好和适当性信念,影响错误知觉的形成;二是确定行为体在议题中的利益。这种利益界定决定了行为体对互动议题的敏感程度,进而构成冲突发生的条件。行为体对议题的敏感性越高,其依据错误认知展开行动的动机就越强烈,采取对抗性手段维护利益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冲突爆发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近年来中美在南海航行自由问题中的错误知觉之所以呈现出向冲突转化的明显态势,并有可能引发地区冲突,其根源在于双方围绕该议题所产生的议题身份决定了互动过程中的高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0.
《外交评论》2017,(3):77-108
中国是日本海洋国家身份形成过程中持久和最重要的"他者"。冷战结束后,伴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亚洲首次出现两强格局。在政治和知识精英主导下,日本分别建构了中国的"安全关切"、"安全威胁"和"敌人"意象,并通过"去中国化"和"污名化"中国,完成了自身海洋国家身份的建构,进而将其战略化为重要的国际博弈工具。日本海洋国家身份及其战略化,是日本对自身身份与道路的自主选择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符号化的国际政治斗争话语。随着中日海上力量的共同崛起及其战略的"海洋转向",中日海洋竞争将会加剧,也预示着中日海洋战略将会相互观照和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