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93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92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1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光谱成像检验技术对2005年版100元人民币组合获取光谱影像集,然后利用光谱成像仪自带软件将其分别定义为不同颜色,获取到结果影像在8个稳定特征点和2个参考特征点上进行真伪币鉴别。结果影像差异明显、光谱曲线区分明显鉴别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62.
过度维权行为在我国当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审判实践中对此问题做法不一,“同案异判”影响了刑法的公正性.域外审判实践对于过度维权行为的处理,与其特定的社会现状密切相关,但总体趋势是,基于对财产秩序的构建,过度维权行为入罪有扩大化的趋势.基于我国民众的维权渠道不畅通、法律意识淡漠、民众对弱势群体维权原因的过度同情,我国审判实践对于部分明显应入罪的过度维权行为作了无罪处理,这种做法有其现实必然性,但考虑到法制社会、财产秩序的良性构建,违反刑法规定的过度维权行为应逐步入罪.  相似文献   
63.
吴宇 《理论月刊》2012,(4):92-95
近些年来,我国的地方环境立法中出现了按日计罚这样一项新型的法律责任.虽然,在港台地区和国外的环境立法中早已有了相关实践,但该种法律责任在我国的环境立法实践中还处于尝试阶段.主要是对其法律性质存在诸种学说,尚不能统一.在立法实践中选择执行罚的法律性质可以减少与“一事不再罚”原则问的冲突,它通过不断累积的经济压力促使违法者早日纠正违法行为,而这也符合环境立法中环境保护优位的立法目的.根据按日计罚的执行罚性质,在立法上设置该法律责任,其适用范围和条件也应与现行法律规定相衔接.  相似文献   
64.
无论立足形式还是实质判断标准去观察,实践中大量存在的行政违法事实公布行为都属于一类新型的声誉罚。作为声誉罚的行政违法事实公布之所以倍受青睐,既源于行政执法机关在公益保障与私益侵害之间的权衡,也是传统法律文化中的耻感文化在行政执法活动中的延伸,更与信息规制工具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广泛运用息息相关。形式合法性的欠缺、适用范围的模糊以及程序的不规范是目前行政违法事实公布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有效防止行政违法事实的不当公布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应当从法律依据、适用范围及程序设置等三个方面实现对这种新型声誉罚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65.
陈福华 《法制与社会》2013,(16):129-130
不能犯在我国目前通说中是归入未遂的领域,但时下理论探讨趋势已逐渐将不能犯分为可罚的不能犯和不可罚的不能犯两种,而可罚的不能犯的认定过程实质就是危险性的判断过程,基于诸多理论观点分析及理论架构,本文力图从更实务的角度来判断危险性,认为应以社会一般人的观念为基础,以科学的因果法则为补充来认定危险性。同时在此基础上也具体提出一些认定方式,以期能对实务产生效应。  相似文献   
66.
世界范围内的法治发达国家(地区)中,欧洲德法等国、北美加美两国以及东亚的日韩、我国的台湾地区等都规定了以资格刑恢复为对象的刑罚消灭制度。然而,我国法律中虽有种类繁多的资格(罚)刑,但是复权制度的缺失,使犯罪人往往因为失权而不能彻底复归社会。基于此,考察国外复权制度的立法现状,分析其特点,对于理性看待复权制度并将其本土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彭凤莲 《学习论坛》2009,25(8):73-75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们在惩罚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基本刑事政策,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传承与超越,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该政策既指导刑事立法,又指导刑事司法.在立法上,立法宽筒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立法取向和指导思想.在司法上,要慎刑恤罚,以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民权关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着广阔的适用空间.随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准确、全面、深入贯彻,必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8.
修订后的新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内容,这一问题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单位犯罪的提法欠妥,应使用国际通用的“法人犯罪”概念;单位(法人)犯罪主体不应包括个人投资的独资企业和国家机关;应增加单位(法人)犯罪的过失罪过形式和单位(法人)共同犯罪的立法;应进一步完善单位(法人)犯罪的处罚制度。  相似文献   
69.
犯罪论体系如何构建是至今在刑法学界尚未圆满解决的课题,而犯罪论原理的体系又是刑法学发展和研究过程当中所形成的最重要的理论.对于该问题的研究由最初的古典犯罪体系,到目的主义犯罪体系,再到最近的目的理性主义犯罪体系,反映了已有的犯罪构成理论在研究犯罪论体系时视角的变化.本文从已有的犯罪构成理论着眼,然后以确定究竟怎样的行为可归属于刑法上的可罚的行为为切入点,最后总结犯罪构成理论应该如何做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70.
社区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程度提高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四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针对广州社区现状、广州青年的特点及青年与社区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要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服务为主要领域,引导青年参与到社区发展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