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刘浩春 《群众》2014,(5):36-37
<正>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重要举措。江苏作为开放型经济大省,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今年以来,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先后指出江苏要争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先行军,为全国开放大局做贡献。一、明确角色定位,彰显交汇点战略地位江苏优势非常独特,角色难以替代。一是战略区位优势。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62.
学校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本身的硬软件环境固然十分重要,但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无疑也是值得关注的。通过在我省各地调研,得知目前校园周边占道经营、流动商贩及网吧的问题最多。  相似文献   
63.
刘柏林  黄石松 《学理论》2009,(32):16-17
本文从中国周边环境这一视角入手,分析了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认为大周边环境现状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但未来发展趋势不容过分乐观,并分析了中国复杂的疆界关系、世界持续升温的能源问题、中国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对中国大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指出中国在外交、军事等方面采取的适合中国国情和适应国际环境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64.
目前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呈现出管理方式社会化 ,办学形式多样化 ,学生结构复杂化的特点 ;校园与社会相互交叉渗透 ,造成高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日趋复杂。针对这种现状 ,高校自身以及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治理措施 ,为高校广大师生打造一片安宁、祥和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晴空。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内邱县旅游业已成为该县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但由于景区附近农民乱挖乱采石材,使景区里的景观和周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近日进行的人大代表视察活动之后,代表们一致建议,县人大常委会要督促县政府尽快对且停寺、扁鹊庙等景区周边环境进行治理,加强对周边村民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对景区文物及自然景观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6.
丰台垒球场是北京第一个竣工、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奥运场馆.为了给第十一届世界女子垒球锦标赛的举办提供良好的周边环境,根据《北京市城市环境建设规划》、奥运场馆周边环境建设标准及丰台区迎奥运环境整治总体方案,依据奥组委对奥运场馆周边环境的要求,赛前对丰台垒球场馆周边的整体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和景观布置;赛时启动《丰台垒球场环境整治赛时工作方案》,保证了赛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从两岸在WTO内的成员关系,世界和地区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两岸进行经贸合作的可能三个方面,分析加入WTO后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在分析周边环境后同时指出,加入WTO后,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到一个以竞争和合作为内容的新时期.抓住机遇,共同发展,形成最佳的利益连接点,是当前两岸最迫切的问题.但在两岸仍然存在政治和意识形态分歧的现实条件下,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仅靠大陆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68.
中国如何实现和平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治 《新视野》2004,(5):18-20
为了实现中国和平崛起,有必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全面、持续发展;要处理好与现有国际秩序和大国的关系,为国崛起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积极改善与邻国的双边关系,在保证地区安全方面“所作为”,为中国崛起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还要尽最大的努力争取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69.
“周边”概念与中国的对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飞腾 《外交评论》2011,28(4):117-130
"周边"、"周边环境"以及"周边安全环境"等概念产生于冷战结束前后,经由国家领导人使用之后获得认可和推广。这些概念得以融入政策体系和学术体系的主要动力,在于国家战略目标和地区秩序的互动。冷战结束前后,中国加速经济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迫使中国经济呈现出亚洲化发展趋势,中国与周边地区的经贸联系比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联系更加密切;与此同时,中国借国际局势变动改善与东盟的关系,在与东盟的互动中领略到具有多边内涵的"周边环境"的重要性,特别是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周边安全环境"概念已经包括经济安全的含义。"周边"概念反映出中国国际政治观的进化,周边作为一个分析层次和外交板块已经被提升到重要地位。"周边"的内涵具有政经合一、陆海并重的特点,表明中国决策层以一种更加均衡的视角看待中国与周边的关系。  相似文献   
70.
李枫 《当代贵州》2007,(5):49-49
2007年春运由于各类旅客列车不再实行票价上浮.使得涌向铁路的客流量比往年有所增加.且大部分旅客选择2月10日后出行,铁路春运压力突增。据成都铁路局预计,今年春运40天,贵州省境内发送旅客将达303万人。为确保铁路春运安全.贵阳市南明区成立了火车站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协调小组,由公安、城管、交警、运管等部门展开联合执法.对火车站及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