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人本管理哲学思想的文化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宝库中,蕴涵了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立意道德建设的古代人性问题的探讨,事实上为以人性假设为第一前提的人本管理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仁者,人也”的绝对命题的提出,也吻合了现代管理中“以人为本”的道德诉求;“修己安人”的管理方式,从管理主客体的视阈对管理手段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规约;“和为贵”的管理口号,则以社会和谐、人际和谐为旨归,为管理目标的实现预设了应予追求的价值标杆。  相似文献   
32.
"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奉为最高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国古老的经典——《尚书》就提出"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理想,主张  相似文献   
33.
任何制度创新均为着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须立足于本国国情.刑罚制度创新的开放、轻缓的趋势需在我国有其存在发挥效能的社会基础条件.我国本土法律文化中的"和为贵"思想(民间法)所体现的刑罚谦抑、重视民意具有化解冲突的正功能,是我国实行社会服务刑和社区矫正等替代刑措施乃至恢复性司法的基础条件,问题在于如何将民间法纳入国家法律系统中,使之成为"法律控制下的民间法".为减少"和为贵"传统思想影响下的负功能,应在刑罚制度创新中确立其适用条件和原则.  相似文献   
34.
正丁江琳是农五师八十八团医院的一名妇产科医生,丈夫汪全洪是中华保险公司八十八团支公司经理,两个女儿在中学读书。这些年来,她们牢记着"国以家为基,家以和为贵"的古训,用爱奏响着家庭和谐幸福曲。丁江琳1994年结婚,婆婆早已因病去世,婆婆的离去使年迈的公公一  相似文献   
35.
和谐铭     
万物芜杂,兼容乃济;八方殊异,相安则衡。琴瑟虽小,齐而和鸣;天地至大,谐而保平。至观君子,知和而不同;仰视仁人,明谐而共生。微乎家和而万事兴,宏哉国谐而一脉弘。天和方以致远,人谐得以澹宁。故前贤云和为贵是也。夫孔圣《论语》,仁字达百之九,引义、礼、智、信之首;故生和仁仁,在德明明。又世间诸事,至亲朋师友,矜寡孤废疾,五位九系,老壮幼长;谐而容,和而统,为此唯大乎欤。兵者,国之凶器也,尚尊不战而和为上境。况乎哉修、  相似文献   
36.
楚庄 《民主》2006,(8):40-4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许多世代传承的积极的进步的成份,是值得我们认真汲取并和时代精神结合发扬光大的思想。“和”、“和为贵”、“和而不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经过几千年的世代传承和发展,“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和社会理想,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气度的重要标志。“和而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不仅深刻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也影响中国历史上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方式。最早在八卦、五行思想基础上提出“和”是春秋的史伯(周太史)。他把多种…  相似文献   
37.
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主和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外交哲学的理论,通过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梳理,从邓小平坚持的外交原则、提出的外交战略以及在外交实践中的具体策略,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从而进一步阐述了邓小平外交思想中蕴含的主和精神。既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和为贵"的思想,又指导当今我国"和谐世界"的外交思维。  相似文献   
38.
田丹 《人权》2002,(6):20-22
和为贵”思想,在儒家文化中占有突出位置,属其精华。“和为贵”思想是“人为贵”思想的扩充,主张既要维护个人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人际之间应  相似文献   
39.
孔子的社会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波 《理论建设》2008,(2):16-17
春秋时期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从当时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出发,提出了包括“知天命”的自然和谐观、“和为贵”的社会和谐观、“为政以德”的政治和谐观等具有丰富的社会和谐特征和内涵的社会建设思想,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0.
一个“和”字,浸透了中华五千年文化传统,概括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政治哲学思想。阐析了“和”文化思想的涵摄,找到“和“文化内涵中折射出的行政管理的理念。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形势以及行政管理改革的现实实践,必须对当前行政管理理念进行新的塑造,根据“和”文化思想内涵所带来的启示,提出服务型政府下行政管理改革五大理念的再塑造,努力推进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