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4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80篇
世界政治   20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2258篇
中国共产党   5260篇
中国政治   6186篇
政治理论   1807篇
综合类   390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603篇
  2011年   913篇
  2010年   1289篇
  2009年   1794篇
  2008年   3174篇
  2007年   5770篇
  2006年   3809篇
  2005年   1947篇
  2004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何洪周 《人大研究》2006,(11):30-32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诚信对社会的正常运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经济和社会极大发展的21世纪,我们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重塑中国信用体系,加强诚信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一、诚信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一)诚信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基本规范。真诚是“美德的首要和基本部分”,明礼诚信是公民道德乃至一切道德的基石。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把“承诺的兑现”(信用)看做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三大规律之一。我国更…  相似文献   
102.
“中国诚信论坛”第二届年会于2005年7月8日至10日在江苏省吴江市隆重召开。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及专家学者,畅谈经验感受、共讨诚信话题,并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为呼应此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本期特编发一组关于诚信的理论文章,以期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对“诚信”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3.
构建和谐社会的要害、实质与关键,就是要解决好民生问题,而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民忧”问题。其中,3778万、特别是2481万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和大量下岗人员,尤其是五、六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国有企业退休干部与职工退休金过低,则是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首先解决的一个突出“民忧”问题。  相似文献   
104.
《人民调解》2007,(4):18-19
北京市朝阳区司法局和朝阳区人民法院努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调解格局,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的创新发展,为从源头上减少、消除各种矛盾和问题,深化基层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5.
蔡国英 《共产党人》2007,(10):39-4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校教育逐渐由"封闭型"向终身型、学习型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学校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需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06.
和谐社会应该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利益是社会关系的实质与核心。有效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当前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矛盾多发阶段,这些矛盾的本质是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作为执政党,只有强化并充分发挥利益整合功能,这样才能够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才能够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07.
我国政党制度是和谐的政党制度,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保障。当前中国政党制度存在诸多的不和谐,因此,必须从改善执政党的领导、加强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完善中国政党制度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组织功能等方面加强政党制度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8.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4月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正式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思想,要求我们要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建设和谐文化,是一项新的战略任务,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深刻内涵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对于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思想,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9.
社会作为各种主体、关系、环节及场景的复杂多元系统,决定了和谐并非自然达成的状态,而需要一系列的策略、规则与机制作为保障.刑事法治以侵害社会整体利益的犯罪为规制对象,故选择何种刑事法治,对于达致社会之和谐状态具有重要影响,这在根本上是刑事政策模式的选择问题.宽严相济政策的实践模式通过与刑事法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共生,得以实现犯罪防控与人权保障之间的理想平衡,因而对于刑事法治的成效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公域之治中的软法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信息化、民主化与法治化的发展,公共治理的兴起,公域之治中的软法规则越来越多,越来越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软法是指遵循共同的法律价值,制定或认可主体多元化且不依赖国家强制力实施,但具有一定事实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软法对现实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当下还存在大量的非理性的软法现象,对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构成很大的威胁。必须以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为目标,“认真对待软法”,不断完善软法。为此,当前首先是要转变法律观念,把软法纳入法学的研究视野。软法必须受制于宪政精神与法治原则,实现软法生成与实施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软法应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