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76篇
各国政治   88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1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1篇
法律   727篇
中国共产党   2287篇
中国政治   2744篇
政治理论   1302篇
综合类   158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562篇
  2013年   551篇
  2012年   746篇
  2011年   790篇
  2010年   667篇
  2009年   671篇
  2008年   717篇
  2007年   541篇
  2006年   472篇
  2005年   475篇
  2004年   425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哲学批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哲学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哲学流派、两部或两部以上的哲学著作之间的批评."哲学批评学"可以定义为"概括和总结哲学批评活动之功能、原则、方法、规律等等的一门科学"."哲学批评学"的总体框架以哲学批评的定性、哲学批评的模式考察、哲学批评的历史考察为"三根支柱".建设"哲学批评学"的必要性,可以从如下方面去看:哲学的本性要求"哲学批评学"的构建;中国哲学研究的现状要求"哲学批评学"的构建;哲学领域的学科完善要求"哲学批评学"的构建;哲学领域中众多批评材料要求"哲学批评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2.
韩炳黎 《理论导刊》2005,3(2):76-78
分析以布雷岑卡学术思想为代表的西方元教育理论以及我国元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相互问的理论渊源.我国元教育研究由高潮走向回落是由于我国研究者的治学思想与西方有着不同传统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3.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早在2004年初,中共中央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深刻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系统总结了我们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基本经验,明确了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提出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经过四年的实践,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  相似文献   
134.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定义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5.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系统观念”。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四个属性。系统观念是从整体出发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基本观念。系统观念的哲学意蕴在于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重要方法。系统观念的实践意义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从系统的固有属性出发开展工作,坚持整体推进、优化结构、理清层次和扩大开放。  相似文献   
136.
针对我国哲学在当代创新中存在的知性化倾向,提出哲学精神是哲学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哲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最精致表达,是对科学精神的超越。哲学发展一定程度上离不开科学精神,但简单地以科学精神代替哲学精神,却是当代哲学被知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永葆"爱智慧"风范的精神品格,哲学精神主要包括追求纯粹、反思批判、高扬自由等内容。哲学的创新恰在于哲学精神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7.
杨豹 《理论研究》2007,(2):49-51
从历史上看,马恩列斯毛普遍重视斗争哲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和谐哲学的重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发展,显示了作为以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同时代主题的拓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38.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从劳动的本质、劳动的具体历史形态以及劳动对于人类历史的作用等几个方面,深刻分析和阐发了马克思的劳动观,奠定了马克思思想的理论基础。全面、正确把握《手稿》中的劳动观,将其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联系起来,对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要全面把握劳动的本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要正确把握劳动的具体形态,激发创造性劳动活力;要继承优良劳动精神基因,大力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要真正把握劳动的属性,搭建校内校外劳动实践桥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劳动这一助推社会发展的引擎,人民的美好未来需要劳动去开创。  相似文献   
139.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充分体现出他从日常语言且如何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意图。作为现代日常语言哲学或语言哲学的奠基人,在对哲学思考的过程中,他在语言的形式与认知方面的困惑,以及其对家族象似性的论述中,可见其对词义概括性的谨慎态度和认真程度,它直接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为“意义及用法”。此结论为认知后就融入了哲学语言转向的潮流。  相似文献   
140.
黄映然 《理论探索》2007,1(3):23-26
“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之争由来已久,近年来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但仍存在诸多分歧,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重新审视。其中有几点不能忽视:一是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即世界的物质客观实在性;二是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归结为“实践本体论”;三是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辩证统一”的说法值得商榷,它容易造成理论上的混乱,也不利于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