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36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68篇
各国政治   48篇
工人农民   117篇
世界政治   2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67篇
法律   3599篇
中国共产党   2628篇
中国政治   3413篇
政治理论   1334篇
综合类   241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456篇
  2014年   1102篇
  2013年   925篇
  2012年   982篇
  2011年   1115篇
  2010年   1012篇
  2009年   1012篇
  2008年   1203篇
  2007年   833篇
  2006年   646篇
  2005年   640篇
  2004年   563篇
  2003年   507篇
  2002年   430篇
  2001年   373篇
  2000年   375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教师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主体,是高校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因此,对高校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激励就显得尤为重要.拟从建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入手,透视目前高校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如何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2.
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中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政府本身利益的分析,论文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各个行政主体间由于利益不协调的一些表现,通过博弈论分析了利益不协调的原因,进而提出通过改革区域财税体制、改革区域利益分配机制、改革区域政绩评价考核机制、建立跨区域的利益协调机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3.
提高农民主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主体素质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对农民主体意识的实然现状及其原因做了系统、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从普及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夯实物质基础;弘扬先进文化、培育主体精神;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农民权益等四个方面探索了农民主体意识构建的应然路径。  相似文献   
204.
我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使得府际争议的求解鲜有头绪。行政主体间性的提出基于行政主体范式和主体间性理念,应用于公共行政之府际关系领域。行政主体间性倡导理性、创制规则,尊重多元行政主体的独立性,破除行政级别窠臼以实现多元行政主体间的全方位交流和多元政府间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5.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瓶颈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平 《团结》2008,(1):31-33
2007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构想,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组织、产权和技术三方面的效率支撑,我国的实践也证明,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培育市场竞争主体,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问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6.
城市公共服务社会化对于提升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城市社会公共需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现实中,城市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探索过程仍然面临着诸如:城市管理主体思维误区的软约束;城市管理体制路径依赖的硬窒碍;城市管理工具陈套老旧的新瓶颈等困厄.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应从城市经营的角度出发:调整政府角色,树立经营理念;变革管理体制,实行混合经营;更新管理工具,创新运营方式便成为一条必由的解围之道.  相似文献   
207.
政治人是政治秩序调适的主体,因此,科学培育政治人是促进政治秩序成功调适的先决条件.先进政治文化是政治人培育的内在向度;合法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培育政治人的现实途径;适宜的政治社会化方法是培育政治人的直接保障.  相似文献   
208.
单连春 《理论探讨》2006,1(6):60-62
人生境界是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在本质上乃是人的精神境界。它内化于人的品质,外化为人的实践关系。因此,无论主体何种层次境界,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人的实践产物,也必然通过主体的实践形态显现出来。因而通过人的实践形态,我们可以对主体人生境界的水平与境域有个一般性的认知与判断。  相似文献   
209.
政府、企业与农户、环境非政府组织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三大主体;作为西部生态环境治理第一主体的政府面临五大矛盾,制约了主导作用的发挥;企业和农户既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破坏者,又应该是治理的主体,要承担一定比例的治理成本;解决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各种问题,首要的是主体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210.
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启  肖竞 《理论导刊》2006,(7):10-11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几经变迁,目前存在着供给主体错位、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机制扭曲等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建立起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体系,其中,以中央、省级供给主体为主导,以县乡及农村社区供给主体为支撑,以农村合作组织与非赢利部门为依托,提高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