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60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企业内部网(Intranet)是传统企业网与因特网相结合的新型企业网络,是一个采用因特网技术建立的机构内联网络。它以TCP/IP协议作为基础,以Web为核心应用,构成统一和便利的信息交换平台。它通过简单的浏览界面,方便地提供诸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电子公告和新闻、数据查询等服务,并且可与因特网联接,实现企业内部网上用户对因特网的浏览、查询,同时对外提供信息服务,发布本企业信息。  相似文献   
62.
电子商务对国际税收管辖权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商务对国际税收管辖权提出了挑战,传统理论中的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确定标准难以适用于电子商务,造成税收管辖权冲突和普遍性的国际双重征税。构建我国的电子商务税收管辖权制度应坚持国家税收主权独立,维护和扩大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相似文献   
63.
本文论述了因特网对社会的五个负面效应——信息过剩、信息污染、信息安全、信息失控和信息垄断,并从政策、法律、伦理和技术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4.
政府网络建设与信息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资源是指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对政府活动有影响的信息资源的统称。由于政府信息活动的规模,政府信息活动对公众的相关性以及政府信息对整个国家的价值,使得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公众和政府本身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政府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加强政府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65.
黄志雄 《法学评论》2006,24(2):122-128
2005年4月,WTO上诉机构对安提瓜和巴布达投诉美国禁止通过因特网提供赌博服务的贸易争端作出审理,裁定美国的禁止措施违反了其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下承担的有关义务。这起WTO最新的争端解决案例之一,首次涉及主权国家基于公共道德或公共秩序的理由,禁止通过因特网提供赌博服务这一重要而敏感的事项,它将对WTO体制内自由贸易与公共道德之关系等问题的走向以及未来的服务贸易争端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6.
我们处在一个网络时代,网上资源共享得以大面积普及和加强,网上共享资源千千万,如何获取以及快速准确查全资源信息?本文结合工作体会,就YAHOO和SOHU网站的法学资源的查找作了详细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7.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逐步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以因特网为标志的第四媒体的影响日益扩大。它既能传播积极健康的文化,也能传播消极颓废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各地的党报都开始办子报,为报纸的发展开创了别开生面的繁荣景象,许多城市的党报除了日报又有了晨报或晚报,一时间,党报及其子报在双赢互补的情况下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同时,随着近年来电视媒体,特别是因特网对新闻资源的激烈争夺,新媒体对传统老媒体——纸媒的挑战进一步加剧,此时,要想争得生存空间并仍有发展,  相似文献   
69.
网络的产生与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其中的人际交流交往方式,信息流动所经历的人际网络构成了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70.
王贵明 《唯实》2001,(10):3-9
当代中国思想理论界的重大变化,就是多种理论流派的出现.在因特网上,思想理论的多元格局已经形成,尤以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激烈论争和广泛影响为突出特点,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则未能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告别封闭、走向开放;应从"不争论"的政策向鼓励"百家争鸣"过渡;利用国家力量,支持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为此,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层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