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49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0篇
法律   194篇
中国共产党   1529篇
中国政治   1067篇
政治理论   290篇
综合类   52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31.
《政工师指南》2006,(2):11-13
胡锦涛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把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作为各级纪律检查机构的首要任务,对党内监督的政治功能作了新的阐述。我们认为,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132.
梁卓 《思想工作》2006,(1):42-42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基础的支撑,包铝集团公司团委积极适应企业改革和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力实施“青工素质提升计划”,通过引导青工对自身各项素质进行优化改造,提升青工文化知识、技术技能、团结协作精神及意志力等综合素质,增加知识、技能储备,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一、文化素质提升1!开展建设学习型团组织活动。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包铝集团公司团委注重为青年注入和提升先进学习理念,采取宣传发动、学习培训、座谈讨论等形式,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理念深入人心、固化行…  相似文献   
133.
一、凝聚力工程中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是新时期工会团结和联系职工群众,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工会服务职工,稳定大局的具体手段。因此,要充分认识工会凝聚力工程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工会凝聚力工程的特殊性,力争凝聚力工程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4.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学科建设工作,突出社院办学特色,打造社院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教学人员的学术引领作用,特此制定《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科建设纲要》。  相似文献   
135.
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是党在新时期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我们必须认清信息化推进党建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及注意的问题,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6.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班子。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再生资源公司只有建设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坚强有力的“四好”领导班子,才能为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组织保证,才能符合国有企业的实际,  相似文献   
137.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从入伍教育抓起,针对新兵的思想特点和形成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其在新兵成长进步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8.
《群众》2009,(9):20-22
近年米,常州市委、市政府从自身实际出发,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生命线,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走出了一条“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余共赢”的发展路子。今年1月,温家宝总理来常州视察后充分肯定:“常州的这条路子走对了!”  相似文献   
139.
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正在影响许多国家、城市、家庭、个人以及人们每一天的生活。危机所昭示的是一个时代无可避免的变迁,给予我们的是辞旧迎新的机遇选择。  相似文献   
140.
高校课余精神生活是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导致部分大学生课余精神生活盲目、空虚、困惑、迷惘,甚至滋生出许多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课堂教学应有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提出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引领大学生课余精神生活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