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321篇
中国政治   113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5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陈予欢 《黄埔》2007,(2):36-38
黄埔军校作为孙中山创办的第一所具有现代革命意义的军事学校,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和影响。而黄埔军校的第一期生,最早并最直接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教诲和熏陶,成为孙中山先生推动与促进军校发展乃至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2.
袁继成 《世纪行》2007,(5):34-36
北伐军1926年10月光复武汉三镇以后,武汉成为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的中心。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决定,将以前各有隶属、各自为政的武汉三镇统一建制并确定为国民政府的国都,为  相似文献   
93.
抗战时期 ,为了找到国共两党诸多矛盾的解决出路 ,从而以政治方式实现国家统一 ,中共在与国民党进行政治谈判的过程中 ,形成并提出了两套包括三方面制度创新内容的国共合作方案。其中第一套方案以 194 4年夏秋之前承认国民党执政党地位为特征 ,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制度创新内容 ,即 :构建了具有现代政党制度雏形的国民党统一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新型政党关系模式 ;构建了中共政权和军队保持局部的相对的特殊性和独立性的国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特区自治制度。第二套方案则以 194 4年夏秋之后否认国民党执政党地位 ,直至否认国民党一党专政政治体制为特征 ,包含的制度创新内容为 :以召开党派会议和成立联合政府为标志 ,构建了以中国特色的现代政党制度为基干 ,贯彻民主政治基本要素的现代国家政治体制。这两套方案及三个方面的制度创新 ,充分显示了中共力图把握二十世纪世界政治民主化潮流的发展航向与中国自身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平衡点 ,寻找国家政治统一出路的政治创造勇气与创造智慧。  相似文献   
94.
两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时代的发展和两岸关系的现状使第三次国共合作成为可能。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潮流。新一轮国共合作是一条曲折而充满挑战的道路,尽管其中的变数和不确定因素不少,但它是国共两党站在历史的新高度来审视和处理两岸关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5.
上世纪20年代,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湖南共产党人,在建党初期领导者毛泽东的影响下,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革命统一战线政策,在大革命时期湖南的国共关系中,一直处于主动、推动及领导地位,创造了丰富而成功的历史经验,谱写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96.
在民族危难的关键时刻,广西地方实力派李宗仁、白崇禧,广东地方实力派陈济棠,以抗日旗帜发动的两广事变,对随后不久爆发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其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97.
郑泽金  周兵 《世纪行》2015,(3):37-38,46
<正>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发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国军民义无反顾抗击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异常惨烈,宜昌地区作为重要战场,经历了血与火,见证了生死博杀,英雄壮歌气吞山河。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宜昌逐渐成为拱卫陪都的战略支点和战役中心。1939—1945年期间,在以宜昌为中心,包括信阳、南阳、宜昌、襄阳、荆州、常德、益阳等地在内的大约20万  相似文献   
98.
众所周知,1924年至1927年间,由于实现了国共合作,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这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中走上了政治舞台,得到了锻炼和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在对这段历史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却对时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陈独秀评价过低,忽视了他在统一全党认识、推动国共“党内合作”实现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
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帮助下,对国民党进行改组,顺利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国共统一战线的组织.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国共两党携手共同创办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一所国共合作的学校.我们纪念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0.
1 938年秋 ,抗日战争爆发后 ,我作为河南青年流亡学生 ,由豫经陕来晋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当时正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蓬勃发展之际 ,国共合作 ,联合抗日 ,局面大好 ,形势喜人。经父友蒙藏委员会陈树人先生介绍 ,先至第二战区总部学习服务 ,后经赵戴文、阎锡山研商 ,调作侍从秘书 ,侍阎协赵文秘 ,记编阎赵言论 ,兼理日记信函。此时在宜川秋林战区总部 ,接触牺盟左翼友人较多 ,常写宣传抗日文章 ,议抵破坏抗日逆流。 1 945年日本投降返并之后 ,因我文章发生问题 ,触怒反动当局 ,以“伪装分子”被疑 ,旋被下狱 ,迭经酷刑审讯 ,未得任何结论。时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