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64篇
  免费   513篇
  国内免费   86篇
各国政治   697篇
工人农民   286篇
世界政治   18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05篇
法律   7796篇
中国共产党   10031篇
中国政治   15383篇
政治理论   3591篇
综合类   4953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500篇
  2022年   646篇
  2021年   875篇
  2020年   1166篇
  2019年   451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433篇
  2016年   852篇
  2015年   1778篇
  2014年   4785篇
  2013年   3357篇
  2012年   3834篇
  2011年   4069篇
  2010年   3793篇
  2009年   3191篇
  2008年   3670篇
  2007年   2423篇
  2006年   2857篇
  2005年   1944篇
  2004年   1218篇
  2003年   992篇
  2002年   1346篇
  2001年   1169篇
  2000年   772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拜登政府执政以来,积极推进“印太战略”布局,为补强经济短板,推出了“印太经济框架”。这可以被视为美国拼凑的制华框架,具有鲜明的排他性与对抗性色彩。日本与韩国既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国,又是美国的亚太盟国,两国对“印太经济框架”的认知与回应值得关注。总体来看,日韩皆参与了“印太经济框架”的创设并有积极的认知与回应。相较而言,日本在全力支持“印太经济框架”的同时显示了更多担忧,而韩国则在积极加入“印太经济框架”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寻求保持独立性。日韩加入“印太经济框架”将导致亚太区域竞争加剧、地区国家选边压力增大、中美竞争加剧等众多负面影响。中国应警惕“印太经济框架”带来的风险,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中日韩地区合作,促进地区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32.
作为边缘性的国家疆域,边疆同内地或核心区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和异质性,并引起了多学科的研究和关注.从国家的角度出发,边疆是国家基于差异化的治理需求而划分的特定地理空间范围.为了更好认识边疆,进而形成对边疆的有效治理,首先就必须对边疆迥异于其他非边疆地区的区域情状,尤其是边疆内涵的独特区域属性进行深入分析,具体包括地缘...  相似文献   
933.
<正>2005年3月14日,中国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反对分裂、打击"台独"有了一部明确的法律依据。《反分裂国家法》颁行15年,从现象看,自2005年国民党、亲民党、新党访问祖国大陆后,两岸15年共同努力得来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似乎在4年前遭受重挫后,又全毁于民进党在2020年的全面执政。今日之"台独"分子的狂妄已到临界点,台美勾结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事等方面挑衅已踩上危险的红线,一旦逾越雷池,《反分裂国家法》势必刀  相似文献   
934.
在当前关于全球正义的论辩中,诸多不同阵营的学者著书立说,而马克思的理论却不显见。挖掘马克思的思想资源参与全球正义论辩,是一次重要尝试。这既可以从实然的角度准确阐释全球化的本质,又可以从应然的角度思考何种方式才能真正地达致全球正义。纵观马克思的理论,他的视野不局限于一国或某一区域之内,而是主张"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面对棘手的民族问题,他既承认民族文化、历史和语言具有的重要性,又指出民族问题的产生实际上同不公平的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相关。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但是他肯定不满足其他全球正义论者的谋划,而是致力于消除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的"超级剥削"和更好地促进和实现人类繁荣。  相似文献   
935.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法治强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属性、制度优势和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936.
彭华 《党建研究》2020,(1):56-58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党的干部制度作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牢牢抓住干部这个决定性因素,激励广大干部自觉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相似文献   
937.
王玲 《甘肃理论学刊》2020,(6):113-119+2
在现代社会,身份是个体在共同体中所处的地位、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衔接个体与共同体的重要桥梁。灾民是灾害社会中联结国家与个人的有价身份与符号,其建构是国家赋权与农民自我建构的双向行动结果。其中,基于制度安排和资源配置而形成的国家赋权与规制是这一身份的政策基础;灾区农民基于家户经济基础及村社内部竞争产生的实际"需要",通过表达与行动开展能动性的自我身份建构。在以"政策惠农"为特征的治理框架下,要因应农民行为的变化而进行基层政权之现代化转型,构建有效融通的政治回应机制与基层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938.
秦龙  赵永帅 《长白学刊》2020,(3):9-14+2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党和人民充分发挥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综合优势,形成了提升疫情防控效能的"战时模式"。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统筹既有优势和时代创新,凝聚党心军心民心、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着力夯垒战略定力、激发战略活力、展现战略实力。在这场国之大考、党之大考中,中国特色国家治理坚持党对重大工作全面领导体制,强化战略设计;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落实理念创新;实施联防联控机制,发挥协同优势,全力交出疫情大考的满意答卷。疫情防控效能的全面提升彰显了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综合优势,坚定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自信。  相似文献   
939.
周霞  杨健 《岭南学刊》2020,(6):5-10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正在进入高风险阶段。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带来的各领域挑战更昭示了风险的无处不在。我们需重视在新的历史方位将遇到的各种风险,要时刻防范化解在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的重大风险。面对风险社会的考验,我们需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和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做好风险意识的研判,建立应对、防控风险的高水平平台和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940.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中国民事立法,其进程深嵌于国家治理变迁逻辑之中,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对中国私权话语的价值确认和制度建构的过程,对此予以认知和阐释是探寻中国民法典时代何以开启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体制转轨与民法的重构为重新发现私权话语铺垫了基础;改革中市场逻辑的确立与民事立法的制度回应助推了私权话语的勃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转型,以民法典编纂为驱动的新一轮制度创新拓宽了私权话语的未来空间。中国私权话语及其制度的不断强化和完善,成为推动国家治理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