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45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桐 《青年论坛》2006,12(6):121-124
自传写作一般是在作者自身的社会阅历、思想认识、写作的时间和环境以及社会声望等诸方面条件达到成熟之后,当然,一个基本的前提是身份的成熟所引发的自传意识的具备。当作者开始进行自传写作时,也就意味着他自身的特殊身份已经开始发生效力,作家自传包含了一种独特的气韵,个人的气质贯穿其中,也是最能见出作家性情的文体。  相似文献   
2.
苹果树     
晓忱 《青年探索》2005,(6):19-19
很久以前,有一棵高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在树下快乐地嬉戏,有时还会爬到树上玩。小男孩渐渐对树有了感情,树也喜欢上了他。几年过去了,小男孩长大了一些,不再到那里玩了。一天,男孩经过树下,苹果树忧伤地对他说:“你是来和我一起玩的吗?”男孩回答说:“我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在树下玩耍的小孩子了。现在我喜欢的是玩具,我需要钱去买玩具。”“真遗憾,”苹果树说,“我没有钱……但你可以摘下我身上所有的苹果,然后把它们卖掉。这样你就有钱买你喜欢的玩具了。”男孩听完后非常高兴。他摘下并卖掉了树上所有的苹果,得到了买玩具的钱。失…  相似文献   
3.
王达 《湖湘论坛》2008,21(2):50-52
《郁离子》是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刘基撰写的一部寓言故事集,其著书之目的,一如徐一夔在序中所言:"大概矫元室之蔽,有激而言也"。明示该书大多是政治性的寓言。在这些故事中,有不少篇章是以商人或商业活动作为引喻主体的,有对弄虚作假的商业悲剧与背信弃义的道德批判,也有对良莠不分的现实揭露与悔而不改者的人生忠告,更有对仗势欺民者的鞭挞。这些内容构成元代晚期一幅社会群丑图,也充分体现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文学才华。唯其是商业文化的内容,所以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4.
《庄子》作者喜欢寓论说于讲述之中,其言说艺术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色彩。这种言说艺术与作家独特的思维方式密不可分。庄子既洞达原始神话思维的根本精神,又汲取文明时代理性智慧的养料,把认识和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熔铸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其言说艺术产生的触媒。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言说的方式,使《庄子》具有更丰富的审美趣味,从而产生更为持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王佳 《法国研究》2008,(3):55-58
寓言这一文学形式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年代更是早于戏剧、小说。在人类早期,文字还没有出现的阶段,文学创作与传播主要依赖于口头形式,而寓言作为最早出现的文学形式之一,主要也是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和同时期的神话、民歌、笑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西南边疆(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康等)在抗日战争中地位的日渐凸显,巩固西南边疆,团结西南各民族共同抗战,成为国民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而在此项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西南边疆各个民族对国家向心力的形成与强化,也就是其国家意识的形成与国族观念的强化。为此,在蒋介石中华民族"宗族论",以及知识界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同源论"等思想和言论的影响下,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在西南边疆采取了诸多措施来强化边疆各民族的国家意识,进而建构和强化同源同种的统一国族意识。这些国族建构活动,就国内而言,是民族与国家整合的一种尝试;就当时的国际环境而言,是对日本军国主义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大泰族主义等侵略和分裂中国的思想和言论的回击。  相似文献   
7.
食物具备呈现集体意识和表述集体认同的作用,也能够作为“我是谁”的判断和解释。从中世传统的大飨料理、怀石料理到近世的折衷料理、战时的军事饮食体系乃至现代的“洋中和”多元料理,日本饮食体系在演变与建构的历史过程中受到国家政治、知识技术、帝国主义和经济扩张等驱动力共同模塑的影响。作为民族料理的典范,现代日本料理在承袭自中世以来各历史时期的饮食文化传统内核之基础上,也透过产业和文化政策的论述引导而成为认同的依据与工具,并最终达成了对内建立集体意识与国族认同、对外建构国家品牌与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族群政策怎么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正绪 《同舟共进》2009,(12):23-24
【国族认同:要改变我们对"民族"的定义】 中国的族群问题有一定的复杂性。除新疆、西藏外,各民族关系和睦,基本不存在所谓的"民族"问题。这就使得一些民族政策在部分地区有效,在部分地区却失效。而西藏、新疆的民族问题,又和政治、宗教、分裂主义、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曾经说过:“……把你的情感、欲望和哀愁一起假借给树。他的荡漾摇曳,也就变成了你的荡漾摇曳。你自己就变成了一颗树。同理,看到在蔚蓝天空回旋的飞鸟.你觉得它表现‘超凡脱俗’一个终古不磨的希望,你自己就变成了一个飞鸟。”(《朱光潜美学文集》)这时的大树,这时的飞鸟,已不是现实中的飞鸟。它们被作者赋予一定的主观情感。就成为了一种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被称为意象。“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优秀的文学家总是善于创造意象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思.先秦文学家庄子堪称善于创造意象的大师。在他二百来首寓言中,真可谓意象纷呈,蔚为奇观.,一棵大树,一阵海风,一根小草,一条小虫,一只蝴蝶。一具骷髅…….无论是灰暗的,还是亮丽的,无论是有生命。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世界具有独特的审美蕴含和意味,本文从都市寓言和成人童话这两个角度出发对其笔下的都市文本进行分析,指出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作家"都市恶意象"生成的原因,以及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创作的阙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