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45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尹章义 《台湾研究》2001,(4):72-79,86
一、反殖民宣言与台湾 爱日家的复苏 1960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给殖民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以下简称为《反殖民宣言》),除了“壮严地宣布,需要迅速和无条件地结束一切形式和表现的殖民主义”,也强烈地批判了殖民主义的各种不义和偏差,认为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62.
张国华 《人民论坛》2011,(9):200-201
中国古代寓言的军事价值在于其以自身的理性教育来满足人们实现军事能力发展的需要。中国古代寓言军事价值的实现就是以人为主体,以中国古代寓言为客体,以军事活动为实践基础的主体需要满足。人借助军事活动运用中国古代寓言的军事属性来展示自身的价值,是中国古代寓言军事价值的本质。  相似文献   
63.
《广东民政》2011,(12):42-43
很久不下雨胃,Z国大部分地区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朝不保夕。除了B市。苦的是百姓而已,Z国的权贵阶层町可是不痛不痒,苛捐杂税,照收不误。吃喝嫖赌。一个不少。不过,由于百姓天天闹,有人甚至闹到邻国去了,为了维护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64.
曾任民进党文宣部主任的陈芳明,在国族认同问题上自我颠覆性的起伏变化,是一种值得探讨的现象。正如陈明成所说:台湾战后“转折而多变”的特质,足以在对台湾文学的建构有重要贡献的陈芳明的身上找到缩影。考察陈芳明各个时期的起承转合,有助于研究随着战后台湾社会的变迁,一些特定知识分子的浮游心影以及随着时代变迁这些人意识变异的轨迹。陈芳明是绿营机会主义的“经典人物”,其个人立场演变的历史正是台湾社会在本土化浪潮席卷下一些知识分子载沉载浮的影子。  相似文献   
65.
鲁迅上海时期的杂文常剪辑或引用各类报刊的新闻、言论、轶闻等作为其中的引语,并使之与创作主体之间产生互动关系,以引语性的话语方式在语言的丛林中积聚起思想的锋芒,穿透各种意识形态编织的权力网络,揭示各种话语背后的权力机制,呈现出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鲁迅上海时期杂文采用的引语性的话语方式,使所引之语(他人的声音)和作家自己声音之间产生了寓言性的联系,有利于鲁迅打破所引用的话语的规定性,捕捉到话语发展的新的被掩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6.
静与安处     
郭文斌 《工友》2013,(4):56
在十分热闹的聚会中,却听到一则安静的故事,一位农民为一家寺院送豆腐,看到和尚们整天在那里静静坐着,很享受的样子,很是好奇,就请求加入进去体会一下,不想刚一坐定,就想起有人若干年前欠他的一笔豆腐款还没收齐,当即起身告退,找人要账。在我看来,这是关于一个时代的寓言。  相似文献   
67.
为了构建一个坚固统一的“苏联人民共同体”,苏联从民族利益的经营、意识形态的模铸、政治符号的表意、集体记忆的重构、民族英雄的想象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恢宏刚猛的国族建构,然而,在意识形态僵化和大俄罗斯主义主导下的国族建构,随着国家能力的下降和政治权威的流失,其内在固有的弊疾——过度性、矛盾性、闭合性和单向度——不断凸显,最终使得国家共同体的谋求成为了镜花水月.有鉴于此,我国的国族建构应当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多元包容的文化组合体系,三位一体的利益共享机制、多维互动的族际协商平台.  相似文献   
68.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除具备经济、社会战略性质之外,具有相当重大的政治性担当。这一提法既注意到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事业中文化与政治的联动关系,也颇得古典语境中的“文——化”之精义,具有深刻的政治意涵和明确的政治指向。国族认同构建是新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应有之义和生动体现。当前新疆尤其需要廓清现代民族政治理论中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借此开展对传统民族政策的适度反省,必须在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不断增强干部群众在政治理论问题上的认知度与大是大非问题上的鉴别力,引导各族群共同构建与强化国族认同。  相似文献   
69.
70.
成长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