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73篇
  免费   472篇
  国内免费   87篇
各国政治   603篇
工人农民   199篇
世界政治   17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22篇
法律   5826篇
中国共产党   6458篇
中国政治   11194篇
政治理论   2748篇
综合类   4571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15篇
  2022年   361篇
  2021年   382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515篇
  2015年   964篇
  2014年   2900篇
  2013年   2386篇
  2012年   3181篇
  2011年   3190篇
  2010年   2964篇
  2009年   2885篇
  2008年   2881篇
  2007年   2133篇
  2006年   2180篇
  2005年   1643篇
  2004年   1356篇
  2003年   1279篇
  2002年   1429篇
  2001年   1014篇
  2000年   605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戴磊 《中国律师》2007,(8):87-88
应以色列律师协会会长科恩先生的多次盛情邀请,全国律协于2004年第一次派团参加了以色列律协年会,同年,科恩先生率以代表团访问了北京和上海,期间中以两国律协签署了友好协议。2005年和2006年全国律协分别派团参加了以色列律协年会。目前,中以律协已经建立起了友好的交流合作关系。2007年5月,全国律协第四次派团参加了以律协的年会。以律协的年会被视为律师们的重大盛会,每年都在其南部城市埃拉特召开。埃拉特位于红海之滨,是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参会是以律师们探讨发展、联络感情和休闲度假的好机会。除了以本国律师外,每年以律协都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律师参加其年会。今年参会的律师有1500人左右,加上陪同共约2000人参加了会议。今年有来自中国、尼泊尔、印度、马来西亚、突尼斯、英国、加拿大、巴西、美国、捷克、德国、西班牙、匈牙利、法国、比利时、罗马尼亚、意大利和俄罗斯18个国家的约80名外国代表出席了此会。与历年一样,今年年会日程一部分是热门政治、社会和法律问题的研讨,另一部分是各种以律协会员的表彰会。今年会议的议题主要有:媒体的监督、法律责任或公共责任、自由、文学和法律、40年国土历史、国际商务仲裁、以政府体制的变化和司法对政府的监督等:表彰会有对以律协杰出会员的表彰、对优秀女律师的表彰、对法律援助等公益事业做出杰出贡献律师的表彰。  相似文献   
192.
中国崛起和印度崛起,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最显著现象之一;中印共同崛起,并非历史的巧合,而是亚洲崛起的支柱和必然要求.尽管我们仍然处于现代化、线性进化论阶段,感叹技不如人的非西方世界自然存在对西方的崇拜心理,国际政治中西方观念的主导地位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一旦进入多元化、非线性发展的后现代阶段,未来将螺旋式地回归历史,文明的底蕴才会彻底呈现出来,文明的和谐将取代文明的冲突.中印共同崛起无疑为此展示了最大的希望,是打破西方殖民体系数百年影响的时代呼唤,并将推动国际政治范式从地缘范式和其他西方范式走向世界大同的东方范式.这就是中印共同崛起的国际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93.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situation has entered a new phase of change and readjustment. On the one hand, while imbalances in petroleum market supply-demand have been alleviated , the consuming states are now focusing on demand sid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new and renewable energy. There has been great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energy security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On the other hand , supply-demand market balance remains fragile , and restrictions due to insufficient energy investment are more evident. The concerned states have taken a stronger grip over their own resources.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diplomacy has also further complic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eo-politics, causing an upsurge of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194.
尚金华 《前进》2005,(4):32-33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中央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深入分析我们党肩负的任务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既面临着需要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需要积极应对的严峻挑战,能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能不能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不能科学把握我国改革发展进程,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各级领导干…  相似文献   
195.
汤宗舜 《知识产权》2007,17(2):3-10
知识产权的保护各国都订有法律加以规范,但各国给予的保护只在本国境内有效,而知识产权法所保护的客体,即发明、商标、作品等是无形的,很容易依附于各种载体而流往国外,因此也还需要在国外获得保护。为了便利本国国民在外国获得对其发明、商标、作品等的保护,一些国际条约先后签订,规定参加条约的国家互相给予其他缔约国国民以本国国民的待遇。我国已经加入了部分条约,也兼顾了本国法律与国际条约的衔接,但从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法律现状看,两者间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的这些法律与国际条约的关系予以探讨,达到二者间的平衡与完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6.
贿赂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所确立的国际犯罪,它包括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和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受贿罪两个具体罪名。从理论与实践角度考虑,我国刑法中应增设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而不宜增设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受贿罪。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应置于我国刑法典分则第二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贿赂范围应扩大至财物、财产性利益和非财产性利益。  相似文献   
197.
李勇 《中国律师》2007,(8):76-78
船舶优先权作为海商法中较具特色的制度,其受偿顺序的规定直接决定了何种海事请求能够得到优先受偿以及不同海事请求受偿位次的先后,对于保障特定海事债权人债权利益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船舶优先权的产生谈起,进而比较了关于船舶优先权的相关国际立法。在此基础上,引出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序问题,并根据其逻辑含义,一一进行分析。最后,在比较国际公约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海商法》的规定,指出其不足,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8.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际政治存在周期性规律, 新现实主义更是认定在国际 政治周期性规律的作用下, 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引发霸权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实际上, 这一“规律”有其适用的范围与条件, 因而有一定的限度。对国际政治权势转换及其后果的 研究应保持理论的开放性空间, 而在现实国际政治中, 全球化和相互依赖将消解这种“规律” , 从而 使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关系呈现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9.
朱杨兵 《前沿》2006,(10):235-238
在国家安全的威胁因素中,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且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是对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进行一种层次分析。笔者粗略地概括了三个层次:国际层次、国家层次和个体层次。通过这三个层次,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从而有助于制定出更加切合中国实际的能源安全保障战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0.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楠 《传承》2006,(1):25-26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进入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日趋严重的知识产权垄断,不断增强的能源资源的约束,对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构成严峻的挑战。我们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发展的战略,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突出的竞争优势。它们在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