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02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134篇
世界政治   4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5962篇
中国共产党   1067篇
中国政治   2363篇
政治理论   669篇
综合类   201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781篇
  2013年   800篇
  2012年   915篇
  2011年   991篇
  2010年   988篇
  2009年   979篇
  2008年   1180篇
  2007年   931篇
  2006年   772篇
  2005年   665篇
  2004年   637篇
  2003年   493篇
  2002年   373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群体性事件"概念由于不能内含当前社会群体性冲突的维权属性,具有内在的缺陷。以"集体行动"概念指称这类群体性冲突,把集体行动视为是公民以联合行动的方式维护自身生存权利、财产权利和民主权利的一种法律行为,可以将群体性冲突的维权属性涵摄在内,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冲突的本质。从法律冲突、法律效力、权利的性质以及人的自我发展等方面对集体行动进行分析,说明社会转型期发生的集体行动具有正当性依据。  相似文献   
172.
正一、构建信访司法终结制度。信访作为颇具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一度成为权利主张的一种主要方式。但是,由此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其典型反映之一即是"信访不信法"。究其根源,虽然具有相当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但有必要回到规范分析的角度来审视制度不足及其完善的必要。国务院于2005年通过的《信访条例》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  相似文献   
173.
陈明义 《政协天地》2012,(12):11-15
海洋事关国家的核心利益。我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因此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以世界的眼光来关注海洋。中国在全球的海洋拥有广泛的战略利益,包括维护300万平方公里海疆的权益,拓展在2.5亿平方公里大洋的权益,维护国家的海洋安全、航行安全,维护自由利用海洋空间以及资源的权利,分享国际海底资源的权利,开展海洋科学研究的权利等等。  相似文献   
174.
警察的一般权利和特殊权利共同构成了警察享有的权利体系,二者紧密相连。警察权利和警察权力两者属于不同的概念范畴,两者的主体、特征、范围不同,但是警察权力和警察权利仍是互为关联。在当前,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警察权利具有多重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5.
美国司法审查的制度基础在于宪法所确定的三权分立机制,以及权利与权力均衡的社会机制,而这种制度保障的构建需要以一定的民情为基础,西方法律文化就是构筑在独立人格观念的基础之上,正是从这一基础出发,西方国家构建了代议民主、司法独立等制度,美国法院的司法审查权也是以此为基础。但司法审查权不仅与我国传统文化,也与我国主流法律文化存在不兼容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6.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0月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集体谈话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这一重要思想从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三个层面科学全面地概括了男女平等思想的基本内涵,是指导新时期中国性别平等、妇女及女童发展事业的重要战略思想和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77.
法律认同是法律信仰得以形成的先决条件,亦是建设法治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系统考察我国公民的互联网使用对其法律认同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公民的法律认同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是法律在权利保障范围及权利保障时效两方面的社会认同度有待提高。探索全面依法治国及网络社会双重背景下公众法律认同的建构策略,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努力: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权利观是提升网络时代法律认同的关键环节之一;法律制度建设应将保护公民权利作为核心原则,尤其应注意依据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各种合理的新型权利的保护需求,及时做好法律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继续坚持并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并运用“互联网+”思维做好法律公关工作。  相似文献   
178.
李超 《河北法学》2021,39(5):154-170
消费者评价权是指消费者对电子商务平台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进行评论或评级的权利。消费者评价权的主体是指对商品或服务具有真实消费体验的消费者,权利的客体是指消费者所享有的评价利益,权利的内容包含自由评价权和完整呈现权。消费者评价权与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既有联系又有本质上的差异,随着评价利益的独立,将无法继续寄生于批评监督权之中。评价利益的独立性和易受侵害性,以及既有评价利益保护制度的不足,决定了评价利益必须上升为权利进行保护。消费者评价权是一种新兴权利,是宪法上言论自由的延伸,宜通过部门法确认。消费者评价权的行使,必然会同经营者经营自由权和平台管理权发生冲突,宜通过利益衡量原则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179.
组织化的学术权力来源于个人学术权利的让渡,其合法存续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契约论"。而学术权利并不是不证自明的,它缘于大学历史发展的主客体因素后致。大学教师职业群体的形成、学术活动社会结构的变迁、学术主体与公共权威部门的互动博弈共同构成了学术权利生成的独特生态和方式。同时,学术权利的让渡有着明确的目的指向、对象指向和方式指向。  相似文献   
180.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远程在线提取电子数据已经成为刑事侦查的必要手段,但此种行为可能导致控辩力量对比失衡和侵犯公民隐私权及个人信息安全的风险。远程在线提取电子数据往往具有侵入性,具有强制侦查的特征,属于广义之搜查,因此传统以隐私权保护之逻辑对其进行规制,具体而言包括外部的令状主义与司法审查和内部的审批两种类型。但隐私权保护路径存在不足,可以通过数据权利保护的方式予以弥补,例如区分远程在线提取的一般数据和敏感数据、增强对辩方数据权利的保障、明确有关机关应承担的避免数据滥用之义务等,从而实现刑事侦查中远程在线提取电子数据制度的合理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