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制度.正确适用自首制度,对于分化瓦解犯罪分子,鼓励和引导犯罪分子自动投案,改过自新,进而有效地实现刑罚的目的.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刑法确立的自首制度的定义、价值、形式,以及司法实践中对自首的认定进行分析,阐述自首在我国刑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认定一般自首和特殊自首,并对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如何完善自首制度提出笔者的看法和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22.
吴龙贵 《党建文汇》2007,(10):32-32
本案导读:福建省南平电视台原台长柯新宝并不缺钱,然而贪欲、权力欲却是需要钱来满足的。在南平电视台,工作人员都反映“柯新宝是个很霸道的人”。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只要能捞到的钱,柯新宝没有放过的……  相似文献   
23.
一个谎报恐怖信息的“110”电话,一个坦白认罪的当事人。对律师而言,这或许是一起简单的刑事案件。但在办案过程中,律师发现,它一点不简单。  相似文献   
24.
无私者无畏     
《无知者无畏》是王朔的一本随笔集,书名一以贯之地体现了王某人故作痞子腔调的行文作风。其实,在句式上与此类似的,也是谈“无畏”的倒另有一句名言。语出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的《格言历书》:“无私者方能无畏。”如果说。无知者无畏”透露的无非是一种强横刁蛮的“破脚骨”相,那么。无私者无畏”呈示的则是襟怀坦白、内心坦荡者特有的人格力量。它和“心底无私天地宽”、“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道德境界息息相通。莎士比亚说得好:“有德必有勇,正直无私的人决  相似文献   
25.
鞠剑 《检察风云》2010,(21):21-23
本来在家乡"光宗耀祖"的张献会,想更有"作为",但不料他的上司原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卖官"案发,牵扯出自己的"买官"内情。悔恨交加的张献会还坦白了自己在买官过程中的一次"节外生枝":遇上了骗子,不仅60万元被骗,升迁无望,还徒留笑柄。张献会的经历暴露了官场"买官"、"卖官"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26.
《台声》2011,(2):50-55
不记得哪位名人说过这样的话,文学创作是由于不可遏抑的灵感。我并不懂得文学创作,也自觉缺乏富于创作的灵慧,但我写下的每一篇文字,都是我的人生,也是心灵旅程最真实、坦白、朴素的记录。都源自于自由得无可阻挡,直率得不假思索的心灵之音。  相似文献   
27.
龚海华 《法制与社会》2011,(21):139-140
在办案机关立案调查前,犯罪嫌疑人如实交待自己犯罪事实的,建议认定为自首。犯罪嫌疑人主动交待司法机关没有掌握的同种较重的罪,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本文对坦白和自首进行对比,阐述了在职务犯罪中坦白与自首的具体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28.
吴占英 《法学论坛》2016,(5):107-113
我国坦白制度的设立有其深厚的理论根基.其中,其法学理论方面的根基主要包括:功利主义刑法理论、刑罚个别化原则以及刑法谦抑性理论.功利主义刑法理论基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功利主义的核心诉求而为坦白制度的设置提供了理论支撑.针对坦白犯一般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的特点,以刑罚个别化原则为指导而在刑法典中设置坦白制度,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刑法谦抑性所要求的轻刑化对构建我国刑法典中的坦白制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黄哲斌 《台声》2007,(11):32-32
坦白讲.明年3月谁当选“总统”.我实在提不起兴趣。我最担忧难过的是.20年来.台湾已经渐渐孕生一种强固的、不讲理的政治文化。台湾政治有多不讲理7从民进党容不下沈富雄就可见一斑。沈富雄4年前扯进陈由豪事件.注定他从此只能当讨厌的”乌鸦”。当一个党已不准讲真话.当派系被迫假解散.当执政党还是选举机器.“执政”二字只是形容词而非动词。  相似文献   
30.
一、以矛攻盾突破受审人的矛盾心理防线在渎职侵权案件审讯中,受审人拒不认罪或认罪后又变供、翻供,必定会使前后供述和辩解之间、供述与其他证据之间发生矛盾,露出破绽。这些矛盾和破绽是我们迫使受审人坦白认罪的有力武器,为我们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