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52篇
中国共产党   123篇
中国政治   120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1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作者不赞成将"应受惩罚性"作为犯罪的一个基本特征,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从犯罪与刑罚的逻辑关系方面;对马克思相关论述的分析;借用"半结构面谈法"进行分析;对刑法第383条、第386条的实证分析.作者提出犯罪的第三个特点应是"罪过",并尝试提出对犯罪概念的一种新表述.  相似文献   
502.
培育和建设新时期的现代企业文化是21世纪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认清企业文化本质 是成功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因此,必须注意把握企业文化的独特性、主体性、时代性、继承性、系统性和多样性等 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03.
我国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资本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祥 《岭南学刊》2006,24(4):82-86
我国社会具有重视人际关系的传统,人际关系网络及其规范是社会资本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基本内容。目前从经济社会学视角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社会资本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我国社会关系的特征;二是社会关系网络与海外华人企业发展;三是社会网络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发展。诚然,学者们将我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作为“资本,”来分析社会关系网络与经济利益的关系过于单一。这一单一视角的研究在应用社会资本概念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504.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桥  姜颖 《新视野》2008,(1):60-62
历经两年讨论修改的<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开始实施.这部法律贯穿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旨和目标,对现行立法进行了多方面的修改与完善.<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意味着劳动法律规制的强化,劳动法律环境的改善,这对整个劳动关系的协调和稳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法的制定过程凸显了我国劳动关系格局的基本特征,同时,该法的实施也将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与冲击.  相似文献   
50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反映在政党与政党的关系、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和政党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中国的政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政治制度,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06.
十七大报告的重大历史贡献是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进一步丰富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是继续解放思想、永不僵化的社会主义,是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共同发展及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是大力发展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07.
领导班子是一个组织的核心和灵魂,组织的兴旺与衰落、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在领导班子。中央始终把"团结协调"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要求。文章阐明一个团结协调的领导班子应具备五个基本特征,应重点解决好四方面的问题,处理好四个关系,并强调在班子建设中主要领导要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08.
单位犯罪基本特征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位犯罪的基本特征是单位犯罪的最基本问题。在我国,单位犯罪的界定众说纷纭。其实,单位犯罪的界定应当揭示单位犯罪的基本特征,较为具体地凸显单位犯罪的独特之处。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单位,根据单位整体意志,以单位名义而实施的具有刑事违法性与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单位犯罪除了具备犯罪所共有的基本特征之外,还应当具备如下单位犯罪的基本特征:单位整体主体;单位整体意志;单位整体行为。“执行职务活动”、“谋求单位利益”不宜作为单位犯罪的基本特征。《刑法》总则第 30 条对单位犯罪作了总体性规定,《刑法》分则规定了 120 多种具体的单位犯罪,使刑法中的具体单位犯罪肯定、明确。  相似文献   
509.
一、中国梦体现了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准确表达了当今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而且也深深反映了中华民族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10.
以县域为核心的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县域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依托,应遵循以促进乡村振兴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导向、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道路引领等原则。当前,我国县域治理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方面还存在不足,应通过党建引领县域治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维护县域群众根本利益、完善县域治理体制机制、推进依法治县能力建设等举措,提高县域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