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41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1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9篇
法律   277篇
中国共产党   535篇
中国政治   737篇
政治理论   226篇
综合类   25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邵金声 《新长征》2007,(8):59-60
目前在中国国有企业中存在四种类型的经营管理者。第一种类型为政治型,他们因为擅长政治性和行政性工作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第二种类型为学者型,他们因为具有某种专业知识而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第三种类型为经验型,他们因为长期在企业摸爬滚打而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第四种类型为综合型,  相似文献   
12.
《潘旭澜文选》展现了复旦大学潘旭澜教授高尚的情操和治学精神;潘先生在文学和史学两方面的成就,特别是他的“隔行论史”,对中国历史学中传统的“农民战争史”专题的改造和创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党建与人才》2002,(2):17-17
纵观去年的人才市场,有一点非常明显,那就是企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表现出比以往更加旺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孟鸿声 《民主》2007,(9):37-38
马叙伦的一生,为人,一身浩然之气一以贯之;为学.致于君子之学以美七尺之躯:表现在书法之学上.以敬畏之心捍卫国学道统,一丝不苟,其书法作品.浩然之气跃然纸上。新中国成立之时.马叙伦饱含激情写下大幅作品“得宿”二字.标志着他颠沛流离、为正义流血战斗的大半生,终于安得归宿.表现出他与人民的共同宿愿得到实现。可以想见,“得宿”二字寄托了马叙伦先生何等真挚的宿愿。  相似文献   
15.
刘佑局脱口成诗,被誉为当今岭南奇才。据说,他第一次拜见著名学者文怀沙先生时,文老说:“人家说你是曹植、李白、我不服,现在以我为题马上作诗一首。”佑局仅迈一步,诗从口而出,“手摇扇子风徐来,指动胡鬓未曾衰,凌云壮志今犹在,不悔当年作书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刻阐述了公安经济侦查队伍正规化建设特别是业务素质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并对其提高的路径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时事评点     
《法人》2006,(11):12-13
10月11日,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闭幕,会议对“和谐社会”这一概念进行了更深入的解读,这究竟是历史的偶然,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知名学者黄苇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显示了决策层对社会的不可预料变化已经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8.
“不变”的中国基层司法风格及其社会经济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改革为近年法学界所关注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努力寻找出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正确路径。本刊与河南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联合组织的以“中国法律传统与当代司法改革”为题的讨论,旨在对中国的司法改革乃至法制建设有所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刚刚揭晓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名单上,民盟湖北省委副主委、武汉市委主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杨云彦的名单赫然在目,这是他继去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光荣称号后,获得的又一项新的荣誉。  相似文献   
20.
"判例法"质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理论界对把判例法制度引入我国,并把判例作为我国法律渊源(法源)之一的讨论已有十余年,[1]几乎所有的讨论者都是持肯定的态度,建议中国建立以成文法为主、判例法为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尤其是在我国的刑法典确定了罪刑法定原则之后,怎样弥补刑法的漏洞又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此时,很多的学者都又将目光投向了判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