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习主席强调指出:"实现强军目标的基础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要抓住基层这个大头,推动贯彻落实强军目标向基层拓展、向末端延伸。"北京卫戍区某"老虎团"党委把依据强军目标兴连育人作为实现强军目标在基层落地生根的根本途径,坚持思想引领凝共识、扭住重点搞建设、目标激励促成长、融入工作抓实践,有力促进了团队全面建设、官兵全面发展,部队涌现出了一大批"刀尖子"连队、"小老虎"官兵。  相似文献   
22.
卡车也疯狂     
方块 《人民公安》2006,(7):13-13
车行城市。便可领教公交车和特种车的霸道;而在高速公路和国道上,则是卡车疯狂的乐园,仿佛就是他们家修的路.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从来不打招呼.真让你没脾气:高速公路¨卜,占道行车仅仅是个小问题,不必再提。其他诸如随意停车修理(尤其是夜间),能让你吓出一身冷汗(看看有多少小车钻到大车底下去了);到了交费口。你可千万别排在卡车前面——谁敢保证它刹得住车(刹不住车的悲剧还少吗);  相似文献   
23.
贠菲菲 《群众》2020,(16):15-16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南京递交了研精致思的“答卷”,特别是在经济逆势上扬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四新”行动,把延伸消费时段作为培育新消费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了夜间经济在促进就业、拉动内需、改善民生、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综合作用。南京夜间经济发展在完善城市功能、拉动城市消费、推动旅游发展、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4.
《党的建设》2008,(3):53-53
大多数爱锻炼的人都有晨练的习惯,但是清晨并不是适宜的锻炼时间。首先来看看外界因素:一是植物在夜间也吸氧,呼出二氧化碳,因此,树木多的地方,早晨集聚的二氧化碳较多。二是夜间逆温层出现较多,致使清晨空气不佳。在夜间,风  相似文献   
25.
夜间不明原因猝死综合征一直是法医学研究的难点,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促进了其病因学研究,但仍有大部分案例病因不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其中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最为常见。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以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猝死。本文主要综述了夜间不明原因猝死综合征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不明原因猝死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6.
如何建立长期有效 ,集打、防、控于一体的夜间治安巡逻体制是各级公安机关和基层派出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浙江省慈溪市公安局周巷派出所实施了治安夜巡承包制后 ,效果明显。实践证明 ,夜巡工作必须专业化 ,必须引入竞争机制 ,建立保障机制 ,加强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27.
张胜春 《公安研究》2007,155(9):34-38
针对夜间往往是刑事治安案件高发时段的情况,改革勤务机制应注意有针对性地建立完善夜间勤务机制,探索实行灵活的勤务方式,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  相似文献   
28.
本文对城市的夜间防空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9.
杜平 《刑事技术》1998,(1):23-23
近几年来毁坏林果树案逐年增加,因此类案件多数发生在夜间,案犯或拔,或砍或锯或剥皮,大都选择在果树无人看管之际,所以此类案件在现场附近不易找到知情人,再则毁坏林果树案犯与受害人之间存在着纠纷、忌妒等因果关系,案犯一般为家庭成员作案或父子,或兄弟或独自一人作案,所以查对案犯活动时间难度大.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总结如下经验,共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0.
随着机动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形势日趋严峻。2011年,我国发生在夜间的交通事故中,与滥用远光灯有关的就占到30%到40%。夜间行车远光灯会车危害,不止会造成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惨剧,亦会造成机动车间相向相撞或追尾的事故发生。开启远光灯的一方机动车驾驶者却没有参与民事赔偿,他们无疑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