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76篇
各国政治   105篇
工人农民   49篇
世界政治   19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2篇
法律   842篇
中国共产党   2458篇
中国政治   2975篇
政治理论   1360篇
综合类   164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638篇
  2013年   627篇
  2012年   825篇
  2011年   875篇
  2010年   758篇
  2009年   743篇
  2008年   782篇
  2007年   598篇
  2006年   513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434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358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儒学答客问     
儒学作为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伦理哲学,它本身也有缺失、局限,不能笼统地称为优秀文化.历来的统治者之所以要尊崇儒学,其根本原因在于儒学对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秩序有用有利."儒化中国"论者的思想主张,不是在研究儒马、评析儒学,不是要从儒学中吸取对现实有益的东西,而是把学术研究引向政治诉求,以达到其用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学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不加分析地整体地继承发扬,而需要具体分析,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992.
哈特的非物质劳动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社会的变化,一些左翼试图深入到劳动层次揭示社会的变迁.迈克尔·哈特等人提出了非物质劳动概念,指那些创造非物质性产品如知识、信息、沟通、人际关系或情感反应的劳动.非物质劳动存在多种形式:第一种是生产耐用产品中的非物质劳动.第二种是智能的分析性和象征性劳动.第三种是生产情感和控制情感的劳动.非物质劳动在劳动过程,劳动对象、劳动时间等方面呈现不同的特点.非物质劳动存在于信息业中,也体现在工业中,甚至在业中.非物质劳动对其他形式的劳动构成一种霸权,主导和影响其他形式的劳动.非物质劳动导致劳动组织的内在变化,为大众的政治斗争和未来社会前景提供了潜力.非物质劳动是劳动观念的一种新探索,对理解当代服务业等变迁具有意义.当然,哈特等的非物质劳动虽然标新立异,但在政治和理论上都与马克思主义有较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993.
延安时期的艾思奇哲学与毛泽东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艾思奇在延安时期参与毛泽东的若干哲学活动以及毛泽东研读艾思奇哲学著述的若干情况的分析,就艾思奇哲学与毛泽东哲学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994.
《小康》2008,(11):70-73
上海大学体育学院教授陆小聪:体育竞技场是国家符号充分展示的场所,成为国家利益、民族精神展开竞技角逐的场所。对于大众体育而言,其象征意义则使得人们的个性得到释放、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大众体育具有符号消费的象征意义,即不同阶层的人们通过选择不同的体育运动方式,作为消费符号来显示其阶层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5.
以矛盾的同一性原理为哲学依据,制定南宁铁路局和谐发展战略,重点要处理好与周边环境、区域经济、全路大局的关系,实现外部和谐;处理好中心城市铁路地区与沿线铁路地区、干部与群众、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实现内部和谐。  相似文献   
996.
何萍 《理论视野》2009,(1):16-18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具有普遍性?如果有,那么,它的普遍性具有什么样的品格?这些问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其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自己原生的哲学形态?如果有,那么,这个原生形态是怎样的?其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继承和革新的关系。中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997.
人才学诞生30年来,人才价值理论主要基于唯物史观、哲学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人力资本论等维度,在人才作用、人才功能和物化价值、人才效用价值、人才资本价值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由于人才学学科定位不清晰、借鉴相关学科研究成果中的实用主义和忽视前提性问题研究,人才价值理论尚未成为真正人才学意义上的基础理论。进一步明确和坚守人才学视野、澄清人才价值的问题域、着眼于国家人才战略和不同领域实践活动的客观需要,把握人才价值“真问题”,是未来深化和推进人才价值理论研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98.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学会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只有从哲学的高度,才能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全面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其中最根本的是重点把握"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等,这些带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99.
1000.
道德哲学是苏格拉底哲学的核心,苏格拉底实现哲学转向的原因,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内涵是"认识你自己"和"德性即知识"两个哲学命题,他认为对自己的认识就是对"善"的认识,对德性的认识.我们研究苏格拉底不应该仅仅从认知的角度去理解,更应该注意到他的研究方法与道德哲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