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69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3篇
法律   181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探讨MAP-2在大鼠脑损伤后表达变化的时间规律性。方法以355.09kPa冲击应力致大鼠局灶性脑损伤后,在不同时间应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免疫组化双染色技术检测MAP-2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AP-2mRNA在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均有表达,伤后30 min表达增强,伤后2d,达到峰值,并维持高水平表达至伤后7d。MAP-2蛋白在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均有表达,伤后3h开始呈下降趋势,伤后1d,达到最低值,伤后2d起,表达逐渐恢复,伤后15d,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脑损伤后MAP-2 mRNA及蛋白表达具有时间规律,可用于法医学推断脑损伤形成时间。  相似文献   
62.
Shu QM  Li ZQ  Li LZ  Yang SW  Zhan L  Zhang YL 《法医学杂志》2011,27(2):107-111
目的 研究大鼠脑损伤后血清和海马中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方法 用雄性SD大鼠制造脑损伤模型,应用弱阳离子交换(WCX2)芯片和铜离子结合(IMAC-Cu)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大鼠闭合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血清和海马中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结果 WCX2芯片在血清和海马样本中分别捕获436个和364个...  相似文献   
63.
雷公藤甲素对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u JH  Hu YL  Zhang W  Guan W  Huang GZ 《法医学杂志》2010,26(4):260-265
目的从形态和功能两方面观察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对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A)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服2%丙二醇、丙二醇醋酸泼尼松混合溶液和丙二醇雷公藤甲素混合溶液7周,检测各组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c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含量;行体质量、肾上腺器官系数测定及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ACTH在各组垂体中的表达。结果 (1)TP组与泼尼松组血浆COR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ACTH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P组血浆CRH高于对照组(P〈0.05)。(2)TP组与泼尼松组大鼠实验后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肾上腺器官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光镜及电镜观察均表明TP组与泼尼松组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变薄、萎缩,肾上腺功能低下;ACTH在TP组大鼠垂体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形态和功能两方面均提示较长期服用TP可引起大鼠肾上腺皮质萎缩、功能低下,通过负反馈调节,进而使下丘脑和垂体合成、分泌CRH和ACTH增加。  相似文献   
64.
实时RT-PCR检测大鼠死后管家基因mRNA的时序性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死亡大鼠管家基因mRNA时序性降解的可行性,为死亡时间(D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寻找新的研究手段。方法应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死后不同时间大鼠脑和脾中管家基因GAPDHmRNA及β—actinmRNA的水平,结果用循环阈值(简称Ct值)表示,分析死后经过时间与Ct值的线性关系,并建立死亡时间推断回归方程。结果GAPDH mRNA和β—actinmRNA的Ct值均与PMI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在定量分析mRNA降解的研究中是一个较理想的技术手段。选用管家基因作为PMI推断的研究对象,可在法医检案中消除其他基因因为个体差异带来的误差,更具实用性。Ct值作为动态监测机体死后不同时间点的客观指标.与死后不同时间点的线性关系良好,推断死后经过时间尤其是晚期死亡时间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5.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大鼠骨骼肌挫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1,ICAM-1)mRNA表达。分析其与挫伤时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骨骼肌挫伤模型.分别取伤后0.5、1、6、12、18、24、30h及对照组检材。检材冰冻切片后进行FIS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大鼠骨骼肌挫伤后ICAM-1mRNA的表达6h达到峰值,18h下降至对照组的3.46倍.随后继续升高。结论大鼠骨骼肌挫伤后30h内ICAM—1mRNA的表达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可望作为推断骨骼肌早期损伤时间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6.
大鼠博落回总碱中毒后心肌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鼠博落回总碱中毒后不同时间段心肌细胞内Bcl-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为博落回中毒鉴定提供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方法 制作大鼠博落回总碱中毒实验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技术,观测不同时间段大鼠心肌细胞内Bcl-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并对其结果 进行图像分析. 结果 博落回总碱中毒后不同时间段心肌细胞内Bcl-2和Bax蛋白表达不同,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博落回总碱中毒症状不明显情况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可作为鉴定博落回总碱中毒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7.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 WD)是铜毒内蕴所致,铜毒是内生外受之邪,铜毒致病具有病位广、症状杂、病势可危急的特点,铜毒贯穿于WD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整个病变过程.以"肝豆汤"为代表的系列方剂,具有疏肝利胆、通腑利湿、健脾扶正、化瘀解毒的功效,体现了WD从铜毒论治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68.
血液、尿液中氯胺酮及其代谢物去甲氯胺酮的HPLC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hen LL  Lia OL  Li WJ  Huang LY  Yan YY  Yang L  Ma XN  He R 《法医学杂志》2008,24(1):38-42
目的 建立血液、尿液中氯胺酮及其代谢物去甲氯胺酮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方法 以非那西丁为内标,检材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14,用甲苯提取,离心后取有机层,水浴下吹干,乙腈定容后进HPLC仪分析.结果 检测血液中氯胺酮和去甲氯胺酮的线性范围均是0.05~10μg/mL(r2>0.999 3),检测尿液中氯胺酮和去甲氯胺酮的线性范围均是0.01~50 μg/mL(r2>0.999 5).氯胺酮和去甲氯胺酮在血液和尿液中的检测限分别是0.006 μg/mL和0.003 μg/mL.血液和尿液中氯胺酮和去甲氯胺酮的回收率不低于82.4%.检测血液和尿液中氯胺酮和去甲氯胺酮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0%.将所建的方法应用于给大鼠氯胺酮后的血液和尿液中的氯胺酮和去甲氯胺酮的测定,得到了氯胺酮和去甲氯胺酮在大鼠的药时曲线和尿排药速率曲线. 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适用于血液、尿液中氯胺酮及其代谢物去甲氯胺酮的分析.  相似文献   
69.
肝小静脉闭塞病致死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小静脉闭塞病(veno-occlusivediseaseoftheliver,VOD)的概念是以肝小叶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内无血小板性质块阻塞所引起的疾病,其临床特征与门脉高压相似即无法解释的体重增加、腹水、肝肿大、黄疸犤1犦。目前,有关VOD国内报道极少,尤其在法医学界国内未见有人报道。作者在法医病理检案中首次遇到1例,并就其死因展开讨论。1案情某男,4岁,因患左侧腹股沟斜疝于某年4月19日在当地医院行“左疝管粘合加压包扎术”。术后即出现排尿无力。5月13日又因腹胀10天伴进行性加重被收入当地儿童医院。5月15日行“剖腹探…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检测衰老大鼠肝组织细胞线粒体呼吸链氧化功能。探讨大鼠衰老时肝组织细胞线粒体呼吸甸氧化功能的变化规律及941方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从4月龄(青年组)、24月龄(老龄组)和941方组大鼠的肝组织分离出线粒体,并用双缩脲法测定单位组织的线粒体蛋白,用Clark氧电极极谱法分别测定线粒体呼吸链3个氧化酶活性:NADH氧化酶(NADHOX)、琥珀酸氧化酶(SUCOX)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X)。用差光谱法(联二亚硫酸钠还原减正铁氢化钾氧化的消化值)获得细胞色素a、b、c和c1含量(Cyta、Cytb、Cytc和Cytc1)。结果:与青年组大鼠比较,老年组大鼠的肝组织细胞线粒体含理有一定下和,百3个氧化酶活性却显增加,同时细胞色素含量尤其是Cytb和Cytc显升高,941方组大鼠肝组织细胞线粒体上述指标皆显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结论:衰老大鼠肝组织线粒体酶活性与青年组有显不同,表明衰老过程中肝细胞通过某种反馈机制使残存完好的线粒体氧功能代偿性增强;941方使这种作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