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7篇
各国政治   75篇
工人农民   84篇
世界政治   1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7篇
法律   652篇
中国共产党   2222篇
中国政治   2285篇
政治理论   902篇
综合类   126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545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581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332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蕴含着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创新发展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的精神内核;协调发展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当代价值;绿色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开放发展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未来指向;共享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2.
最近,我认真拜读了任仲然写的《我的时间观:惜时挤时守时》(见《党的生活》2014年第3期)一文,作者用质朴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时间观:通过惜时、挤时、守时,当好时间的主人,把握好自己的生命,用有限的时间为党和人民做更多的事情。我认为,身为年轻人,更应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资源,当好时间的主人。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人都非常珍惜时间,对自我要求严格,干事创业只争朝夕。但我们有的年轻人,常常把时间自觉或不自觉地耗费在一些无聊的应酬和空虚的玩乐上,很少静下  相似文献   
173.
现代性是当下全球化时代的中心话语,掌握着当今世界的主导话语权。传统现代性的弊病不断凸显,特别是导致“人”的问题日益严重,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日益增大,需要对传统现代性带来的“现代病”进行揭露、批判和反思,也需要从现代性的角度重新审视当下的服刑人员。时代呼唤人本理念和人的现代化,还给“人”以主体地位。现代化文明监狱也应该调整改造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把服刑人员的现代化作为现代化文明监狱改造工作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74.
李莹 《岭南学刊》2013,(2):124-127
石田梅岩作为日本石门心学的始祖,在日本思想史上评价颇高,影响甚大。他融合了神儒佛老庄思想,提出独特的商人道思想。较多学者都关注于其主体思想儒学的研究,但是梅岩并不是全盘吸收儒学,而是折中其他思想,对儒学进行扬弃。其中,不可忽视的是老庄思想,在梅岩思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5.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未来建设新疆的中坚力量。积极探索新时期下新疆高校“五观”教育实施路径,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五观”,对稳定新疆、建设新疆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6.
在中国,“情理法”观念或思想贯串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代。近代沈家本、现代谢觉哉,各代表一大转捩点。处在中西、新旧两个转捩点上的沈家本,一方面努力寻找中西法律、法学之“形成基础”的差异性——经验与学理,俾其互补;另一方面更注意发掘中西法律、法学之“构成基础”的共同性——情理,使其互鉴;得出“新学往往从旧学推演而出”,“然大要总不外‘情理’二字”,及“无论旧学、新学,不能舍情理而别为法也”的重要结论,并提出“融会贯通”中西的策略,形成了建基于传统并希图超越传统的新型“情理法”观。“情理法”是古代中国的法哲学问题。当今的我们,要促进这一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思想、理论得到拓展、升华,使其在全新的环境下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7.
马克思借用"社会有机体"思想认识国家、市民社会等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对国家的建构基础、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以及国家的消亡等哲学范畴进行了研究,其国家观在其社会有机体思想逐步成熟中趋于完善。充分认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视域中国家概念的演进轨迹,对于进一步深刻理解唯物史观,强化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8.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范围和程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民营企业家本人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和看法即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观的制约。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观中存在对企业社会责任要求过低、对生态保护缺乏主动性、忽视企业创新、把社会责任变为"作秀"等问题和不足,应从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层面提高对社会责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9.
<正>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总会想起雷锋,于是精神为之一振,心灵如沐春风,并用雷锋精神映照现实,引发诸多感想。今天的中国正在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常态。那么,弘扬雷锋精神如何适应新常态,应成为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0.
陈科华 《求索》2014,(11):20-24
"协和万邦之道"是传统中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华夏之中国与周边民族及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要靠什么样的政治理念与外交实践原则去维系,才是最具正当性且最具有效性的。它以"夷夏之辨"为民族国家认同的理论基础,从"天下一家"或家国一体的民族国家观出发,建构了一个具有天然合法性且具有等级尊卑秩序的和谐世界图像,对当代中国民族关系处理及世界和平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