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63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4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女权主义理论引入伴随着演绎变化,体现在不断融入本土文化因素,结合历史背景,逐步形成中国自己的女权主义理论,而理论的应用包括女权主义批评与创作,理论为批评提供一种话语的可能性,现实的批评实践,才能使这种话语按照自己的方式运作起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相似文献   
72.
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女权主义对近半个世纪美国第二波女权主义引领的美国和世界的主流女权主义运动进行了多层面的反思.该文主要介绍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马克思主义、反种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女权主义学者,从第二波女权主义与同期兴起的新自由主义全球资本主义的关系的视角来考察1970年以来其在美国国内和世界范围的运动实践中,在主要斗争目标、策略和组织形式等层面的误区,论证其被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操控,成为其对全球进行经济重组和美国的全球霸权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成因.  相似文献   
73.
《简·爱》的主人公简·爱敢于反抗压迫、要求独立、追求平等、渴求知识的精神,体现出强烈的女权主义思想,使其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全新女性形象。作者以女性的眼光,重新审视既定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世界,体现了一种以女性为核心的主体意识,从而开启了女权主义文学思想的先声。通过对作品中女权主义元素的分析,剖析其根本性的成因,有助于了解女权主义对政治、经济、文学的影响,并力求对当代女性思想有所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74.
《学理论》2015,(25)
对于女性异化现象,女权主义者早已有过论述。女权主义以异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当代现实,探索了女性在自身、社会、家庭中的异化。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发现了产生女性异化现象的原因,为进一步消除女性异化现象提供富有价值性意义的启发。  相似文献   
75.
南希·哈索克立足于女权主义重返马克思主义的探索,以内在关系辩证法为分析工具,建构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女权主义,其理论探索包括:基于真理与实践、真理与权力辩证关系的女权主义真理观;基于主体从属性与能动性、集体主体与个人主体辩证关系的女权主义主体观;基于社会结构客观性与主体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女权主义社会历史观。这些辩证女权主义理论探索,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为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化开拓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6.
女权主义政治与人的本质》是阿莉森.贾格尔的代表作。该书认为异化概念可以为系统分析当代社会女性所受压迫提供一个比阶级分析更恰当的理论框架。异化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的普遍和基本体验,女性的彻底解放需要一种社会生产的全新组织模式和彻底消除女性柔弱气质。该书认识到了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同一性和彼此强化性,但用异化这个马克思在其成熟时期已然弃用的概念来做理论框架的基础使得贾格尔的分析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77.
对性取向、女性的自由与权利、男性的性别困境与焦虑以及两性之间关系的探讨是拜厄特小说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部分。在关注每个个体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性别问题的同时,拜厄特实现了对英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忠实记载。  相似文献   
78.
韦晴川 《传承》2008,(24):96-98
《飘》这部在中国广受读者喜爱的美国小说引起了学者的重视并被选入新编大学教材。但该如何理解作品存在的诸如对南方历史的自相矛盾的态度以及女权主义意识等复杂的内涵?只有把作品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联系起来,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同时还可发现文学对历史的乌托邦化是中西文学里的一个共相。  相似文献   
79.
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女青年,现如今正面临婚姻事业的选择,她们常常陷入婚姻与事业二者择一的困境.笔者从这一现象出发,对女性自我意识进行了再思考.认为女性无意识地被女权主义话语贴上了标签,成为它们同传统男权文化斗争的工具与战场.已经内化于女性潜意识里的传统文化和女权主义话语的激烈冲撞,造成了当代中国青年女性婚姻、事业对立选择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80.
女权主义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的重要一支,它是女权主义运动的产物.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女性阅读、女性形象、女性写作.它要求以全新的女性视角来解读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对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文化传统进行声讨和批判,并提倡一种女权主义的写作方式.它已经而且还将对我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女性文化的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