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82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张凝 《人权》2004,(3):28-30
婚姻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它涉及到国家法律、社会安定、亲友关系、个人事业、家庭幸福及今后子女教育等问题。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刊登虚假广告、设置婚托甚至从事欺诈流氓活动的婚姻介绍机构,一位七旬老人痛心疾首。他要用无偿的奉献,让社会充满真爱。在他的努力下,2002年7月28日,中国第一个公益性质的免费婚恋服务中心在河南洛阳诞生了。  相似文献   
212.
1962年2月24日,南港中央研究院,在欢闹与孤寂、恭维与流言中,一位老人颓然倒地,一颗历经风雨、多情而孤寂的心停止了跳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背负传统的沉重负荷,胡适行走于中美之间,痴心守望爱情,娶江冬秀为妻,得韦莲司、陈衡哲、曹佩声3位红颜知己,是福,是祸?  相似文献   
213.
闵建国 《前沿》2004,1(4):166-169
中国现代女作家们的悲苦婚恋对她们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作品不仅体现着由追求婚恋自由和现实困顿的矛盾而产生的忧患意识 ,也体现着对女性生存状貌和抗争的观照 ,对女性自身价值的肯定 ,对女性大胆追求性爱的礼赞 ,赋予她们悲苦婚恋丰富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214.
彭林祥 《各界》2011,(11):28-30
民国文人的婚恋故事中,属师生恋的为数不少,如鲁迅与许广平、沈从文与张兆和等。尽管新文化运动以来,民众的思想渐趋开放,师生恋不会遭到来自道德方面的激烈反对,但是,还是有人对师生之间的恋爱有些非议。更为极端的,师生之间密切交往(甚至还谈不上恋爱),一些人嫉恨之下,竞让当局追捕他们。  相似文献   
215.
刘绪贻  余坦坦 《各界》2013,(4):90-92
关于吴先生的婚恋故事,评说的人很多。一知半解的人,往往予以同情;了解详情的人,则认为他自诩“殉情”乃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对他和毛彦文的苦恋,我在清华、西南联大读书时是同情他的,认为是毛彦文爱虚荣,背叛了他,  相似文献   
216.
钱红霞 《人民论坛》2010,(9):180-181
近年来,婚恋交友、情感故事类节目成为一些地方卫视屏幕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类节目的出现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热议,不少人都认为婚恋交友类节目严重损害了电视广播的形象。广播电视作为大众媒介,理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积极起到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作用,而不能走向追求收视率的极端。  相似文献   
217.
在对90后大学生在婚恋问题上对待父母态度的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7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结果:①49.4%的大学生如果无法与对方的父母相处融洽,不会结婚;76.6%的大学生即使不喜欢配偶的父母,也去探视;79.8%的大学生认为应该花同样的时间去探视夫妻双方父母;41.5%的大学生觉得父母可以干涉其婚姻事项,69.7%的大学生在父母不喜欢其婚姻对象时不结婚或不知所措。②在婚恋问题上对待父母态度与大学生性别、年级、成长环境、恋爱经历有关,与出生顺序、是否独生子女没有显著关联。结论是大学生在婚恋问题上普遍考虑父母意见,具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但独立性不足。  相似文献   
218.
孟红 《世纪风采》2009,(9):39-41
大将罗瑞卿在驰骋疆场书写军事传奇的同时,也把爱情经历演绎得浪漫多情,迭宕起伏。1938年冬,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组织了一场特殊的报告会。来给学员们作报告的是抗大副校长罗瑞卿,时年32岁,一位威风凛凛、英姿勃勃的年轻军官。  相似文献   
219.
曾宪明 《党史文汇》2000,(11):18-20
恽代英同志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政治家和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翻阅代英同志的史料,不但被他的革命精神所折服,而且被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感动.他短暂一生中的两次婚恋生活,是他严肃的生活作风和高尚品质的代表.其中蕴含着烈士的人生观、幸福观,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代英同志思想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20.
恽代英(1895-1931)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政治家、中国青年爱戴的领袖之一,江苏武进人。五四时期在武汉领导学生爱国运动,并组织互助社、利群书社、共存社等进步社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和《中国青年》主编,1926年3月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1927年春主持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工作。同年5月,在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后历任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和宣传部秘书长。1930年5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次年4月29日在南京狱中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