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191篇
中国共产党   588篇
中国政治   810篇
政治理论   331篇
综合类   37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41.
周杰 《当代贵州》2009,(6):56-56
贵州财经学院成立50年以来,始终立足贵州,以锻铸"儒魂商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以富民兴黔为己任,艰苦奋斗、适应性强、具有扎实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42.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常能听到“人文精神缺失”的叹息与无奈。 所谓人文精神,在我看来,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比如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体育精神、民主精神、爱国精神、社会公平与平等的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确保人能自由、幸福且有尊严地活着,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43.
殷瑜 《德国研究》2008,23(2):70-74
人们从布莱希特的部分著作中时常能发现布莱希特潜心研究孔子学说留下的痕迹:他赞赏孔子的教育天才,但是对其“礼仪教化”学说是持怀疑态度的;而孔子用“正名”重新评判历史的手段则启发了布莱希特如何在纳粹统治的黑暗年代去传播真理。  相似文献   
144.
知音故事感人至深,流传千古。发展到今天.它早已不只是一个民间故事.由其演绎的知音文化已成为了一种人文精神.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诚信、感恩、平等、和谐”的内涵.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5.
中庸亦被称为中行、中道,它源自于上古的尚中思想,经孔子成为儒家思想重要思想概念,至《中庸》已经形成一套精细完备的思想体系。中庸思想要求人们以礼和义为原则,在待人处事等方面时时处处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但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少之又少,在得不到中行者相交时,我们也绝对不能像乡愿之流那样无原则的生活,至少要如狂者和狷者那样有原则的处世。  相似文献   
146.
孔子“无讼”论,即孔子关于消灭犯罪不能单靠法律,杀人不能止“讼”,依靠“礼教”实现“无讼”,依靠“人治”实现“无讼”,依靠“人情”实现“无讼”,依靠“旌善”实现“无讼”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7.
生活在春秋时代的孔子,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政治哲学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光耀千古,昭示后人。本文拟将其政治思想和当今和谐社会有关理论相结合作一初探,以期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8.
凡事皆有度     
曾子小的时候,有一天跟着父亲到田里干活。锄草时不小心把一棵瓜秧给铲断了。他的父亲曾晳脾气非常暴躁,看到后大怒,拿起一根大棒就朝曾子劈头盖脸打去。曾子经常听孔子讲孝,看到父亲生气  相似文献   
149.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09,(17):F0002-F0002
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但真正得孔子真传并传诸后世的,恰恰是曾子,《大学》、《孝经》便是曾子的作品,曾子也被后世尊为“宗圣”。但是,当初孔子对曾子的评价却并不高,好像还说过一句“参也鲁”,说那个曾参笨笨的。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智若愚吧。  相似文献   
150.
“骂孔子”,是鲁迅的原话。鲁迅一登上中国现代新文坛就开始了“骂孔子”。鲁迅“骂孔子”集中于三个时间段即1918-1919年、1923-1926年、1933-1935年。鲁迅在这三个时间段写的小说与杂文中有七八十篇涉及“骂孔子”。鲁迅“骂孔子”是因“厌恶和尚,恨及袈裟”,骂的重点对象是打着倡导尊孔读经旗帜而心怀别样目的的“权势者和想做权势者的圣人”。意在“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诉求“立人”之终极关怀。重读鲁迅“骂孔子”,拟用鲁迅的批判精神,对鲁迅“骂孔子”重新加以审视,抉择出“必将保留的和不必保留的”,以提升善于传承孔学——国学人文精神的本领,汲取于今建设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所需的养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