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0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68篇
工人农民   201篇
世界政治   3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97篇
法律   1886篇
中国共产党   4987篇
中国政治   5355篇
政治理论   1633篇
综合类   254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1344篇
  2013年   1322篇
  2012年   1684篇
  2011年   1660篇
  2010年   1621篇
  2009年   1533篇
  2008年   1655篇
  2007年   1205篇
  2006年   1091篇
  2005年   841篇
  2004年   642篇
  2003年   584篇
  2002年   385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教师的职业道德包含着教师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和执着的追求,包含着教师对学生无私而博大的关爱。这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也是一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当前,教师的知识结构和道德水准愈来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相似文献   
32.
33.
所谓隐性伤害。是相对于显性伤害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加害行为发生时及发生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受害人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身体或行为的异常变化。但是,这并不表明伤害事实没有产生。相对于显性伤害而言,隐性伤害大多表现出一种迟滞性、后发性、隐蔽性、潜伏性、长期性,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潜移默化作用,或者同类加害行为重复发生的积累,受害人才会表现出身体或行为方面明显的伤害表征。学生隐性伤害主要指学校、教师或家长,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由于其不当管理行为给学生造成的精神性伤害。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看似没什么,实际对孩子们的脆弱心灵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有的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34.
《求知》2005,(3):19-2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目标,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是我们党基于对自己执政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对国际经验进行深刻反思,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  相似文献   
35.
一、前言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一直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和心理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烦恼、孤独和困惑等不安心理更是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过去人们一直是把不安归结为一种因“恐怖”而引起的消极的情绪体验 ,注意到的只是它的“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近年来 ,人们开始关注心理不安的“积极作用”和“正面影响”。富兰克 (Frankl·V·E 195 2 )认为 :正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伴随着各种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的不安的现象 ,人才能够在克服这些不安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福井康之 (1980 )从青年期临床心理的观…  相似文献   
36.
陈黎明 《当代广西》2005,(22):40-40
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党委在学生党支部日渐增多的情况下,创造性地让学生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不仅解决了教师党支书缺乏的问题,而且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在让学生担任党支部书记前,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着支部和党员数量增多、工作任务加重等问题。2003年,学院有本科生1400多人、研究生近200人,学生党支部由2002年的3个增加为6个,党员人数最多的支部达60多人。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教学、科研任务,因此,教师不大愿意担任学生党支  相似文献   
37.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育人故事——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课后按时来到办公室,因为他守信守时,老师掏出一颗糖奖给他。他又是惊喜又是羞愧地说:“老师,我错了。”于是,老师又掏出一颗糖,奖励他认识到了错误……学生是忐忑不安地去受训,得到的却是一次次意外的奖赏,内心的震动可想而知。在这里,教育者一次次地发现并表扬了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在沮丧愧疚之时获得自尊,恢复自信,  相似文献   
38.
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如何进行有效的人才培养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我国几千年的教育史上,因材施教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它强调把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教育的核心所在,确保教学的成效能落实到个别的学生身上。本文拟就高校人才培养与因材施教原则的关系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39.
我校从优化自身办学环境入手,多方位、多角度地审视各种环境的关系,提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质量”的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思路,并制定了详细的实验计划和实施方案。实验开展后,学校显示出了强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40.
诚信是支撑一个地方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石。建设诚信乐山的前提应该是有一个诚信的政府。政府可以通过诚信教育,建立控制性的责任制度和信用奖惩机制,言行一致、政策稳定,大力减少审批环节,办事公开、公正、透明和效率,领导干部要做诚信的典范来增强政府信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