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35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1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3篇
法律   234篇
中国共产党   469篇
中国政治   622篇
政治理论   179篇
综合类   18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马妍 《外交评论》2014,(6):157-164
<正>2014年10月13—15日,外交学院与美国进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合办的中美中青年学者第二轮战略对话会议在华盛顿顺利举行。本次会议以"未来中美关系互动中的共识与分歧"为主题,旨在为两国中青年学者提供坦诚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推动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双方首轮对话会议曾于2012年10月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共有来自中美各机构的20位专家学者出席。其中,中方机构包  相似文献   
72.
柴海瑞(1968-),女,汉族,河南南阳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教授。先后在中共郑州市委党校教务科、科社教研室、学历教育处、市情社情研究室、哲学科社教研部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历任学历处副处长、市情社情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现任哲学科社教研部主任。 在教学方面,长期从事科学社会主义教学工作,近年来先后在各类主体班开设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及重大意义”“领导干部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福人生”“城市社区党建问题”“十八大核心论断与主要思想”授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场营销学”等课程。  相似文献   
73.
六位老教授,岁数加在一起超过400岁,最大的今年已83岁。他们硬是凭着自己的一股“牛劲”,把一名在校内叱咤风云的“长江学者”拉下了马——  相似文献   
74.
今天的中国处在社会变迁最急剧的时期,每个生逢此时的人都无不被这种变迁所震憾或激荡,对一个社会学者来说,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75.
赵奕 《党政论坛》2013,(4):52-53
马凯的名字出自诗词。唐朝的宋之问有诗云:“闻道凯旋乘骑入,看君走马见芳菲”,说的是军队凯旋的景象。时值抗日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1946年6月,马凯出生在山西兴县的一个八路军后方医院里,为了庆祝胜利,父母觉得名字里头得有个“凯”字。  相似文献   
76.
刘利华 《学习导报》2014,(12):43-44
学者健我观察发现,一般来说,大作家、大学问家、大艺术家、大科学家,都比较健康,比较长寿。夏衍活了95岁,冰心活了99岁,巴金活了101岁。他们都是大作家。钱锺书活了88岁,任继愈活了93岁,季羡林活了98岁。他们都是大学问家。更奇的是,"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100多岁了,还能坚持写文章。周有光的夫人张允和,也活了93岁。齐白石活了93岁,启功活了93岁,贺绿汀活了94岁。他们都是大艺术家。钱学森活了98岁,钱伟长活了98岁,杨振宁82岁时,还娶了位28岁的小夫人。他们都是大科学家。  相似文献   
77.
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止时间,国外许多学者给予极大关注.日本学者与西方学者对"十四年抗战"有不少表述和分析.其中日本学者的"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集中体现在学术界的"十五年战争"论,西方学界也出现一些以"九一八"事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开端,从"十四年抗战"视角研究中国抗日战争以至世界反法斯战争的看法."十四年抗战"研究观点在国际学术界的客观存在,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研究留下学术交流和对话的空间.  相似文献   
78.
2012年10月至11月,81岁高龄的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诺曼·莱文(Norman Levine)教授来北京访学。11月12日,本刊特约记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赵玉兰博士在中国政法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采访了莱文教授。在访谈中,莱文教授对他  相似文献   
79.
, 《中国民政》2012,(11):46-46
戴建兵、曹艳春在《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撰文指出,英国著名学者菲利普·布朗曾经提到解决福利问题的四种途径:一是将福利变为普遍福利,从而向全体公民提供同样价值的福利,而不论他们的收入和财务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80.
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处于全盛时期的资本主义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危机过后,西方学者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刻反思。他们围绕后危机时代资本主义现状及其前景两大问题,提出了资本主义"特征论"、资本主义"改造论"、资本主义"崩溃论"、资本主义"替代论"等不同论调。显然,西方学者的这些论调都是基于自己的研究视角对危机后资本主义世界所作的现实分析,因此某种程度上既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合理性,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情绪化。无论如何,这些反思为我们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未来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