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17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4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是我国行政实体立法的一大突破:该法开始了行政法从程序到实体的转型;将行政法调整对象由外部行政关系向内部行政关系转移,开启了法治社会的先声;尽力避免人治,实现了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但是,该法界定的公务员范围过宽,确立的公务员录用制度、工资福利保险制度及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72.
刑事和解制度关联范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的推进,宽容理念下的轻刑化成为刑事司法改革的方向。刑事诉讼是建设现代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交叉题域,刑事和解则是融汇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契合点,代表着法治现代化的方向和和谐社会的路向。本文试作谈讨。  相似文献   
173.
自1995年《国家赔偿法》颁布实施以来,面对艰难的纠正错误,体现了国家对赔偿义务机关的尊重和信任。诚然,立法初衷是值得肯定的,然艰难的赔偿实践使人们不得不思考,先行处理程序有没有达到原先设想的效果?在此,需要明确的是《国家赔偿法》中先行处理程序中的赔偿义务机关就是对相对人实施加害行为的行政机关,于是赔偿义务机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这一点也许是为当初立法者所忽视,又或是出于对赔偿义务机关的过于信任。试问有几个裁判会判自己犯规呢?受害人向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能否从先行处理程序中得到赔偿令人怀疑,实践亦证明,…  相似文献   
174.
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于4月21日至22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举办,由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和上海市律师协会承办。来自全国公、检、法、司实务部门以及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160多人与会,会议共收到64篇论文。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分别就和谐主义诉讼模式、民事程序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以及民诉法修改与实体法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现将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5.
方潇  戴建生 《河北法学》2000,(2):150-152
文章从一则案例为切入点,从法理上分析了不同国家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所呈现但学界又极少关注的有关行政权与司法权发生冲突进而引发两权孰“大”孰“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对问题进行衡量的关键标准在于实体与程序的双重合法。文章还对如何协调执法中出现的类似问题提出了一定特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6.
从《试点办法》第22条中解读出的坦白情节在认罪认罚案件中不可以获得减轻从宽的内容,体现了实体法评价范式对认罪认罚案件从宽规则构建的约束。认罪认罚案件的程序性情节体现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本身的价值基础,并与其模式基础相契合,应当成为独立的从宽量刑情节。构建认罪认罚案件的从宽量刑规则,应当在刑事一体化思维指导下,结合实体与程序两个方面进行。为了体现实体公正与程序价值的相互协调,应当把罪责刑相统一原则具体化为比例制的最终从宽幅度限制,而非使用具体的实体法评价规则去限制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最终从宽幅度,或者使用实体法评价范式直接评价程序性从宽情节。  相似文献   
177.
隐匿身份侦查指的是侦查人员或受委托侦查的人员隐匿其真实身份实施的侦查。隐匿身份侦查不可避免地涉及某些违法甚至犯罪行为,这已经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隐匿身份侦查实践所证明。隐匿身份侦查的行为限度是隐匿身份侦查行为罪与非罪的分水岭。隐匿身份侦查行为限度的实体法依据包括阻却形式违法的法定事由和阻却实质违法的超法规事由。前者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依照法令行为、公务员执行上级命令行为和正当业务行为。后者包括被害人承诺行为、义务冲突行为和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容许的危险。隐匿身份侦查行为限度的程序法依据包括辩诉交易、不起诉和诉讼策略。  相似文献   
178.
《政法学刊》2019,(4):45-51
相较于国内法庭而言,现代商人法在国际商事仲裁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适用,这依托于国际商事仲裁庭拥有较大实体法律选择职权的制度优势。随着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律选择依据由仲裁所在地法—仲裁冲突法—仲裁实体法的理论流变,仲裁员自由裁量权逐渐扩张使得现代商人法法律渊源的适用范围逐渐扩大。尤其现代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中的仲裁法规则赋予仲裁员直接选择实体法律的权力,成为现代商人法适用的有力法律保障。而国际商事仲裁规则所特有适用贸易惯例和公允及善良原则的规定,则成为现代商人法在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中更为灵活的适用路径。  相似文献   
179.
法官是司法权力的主要行使者,行使司法裁判权,是权利产生的条件,法官的地位问题也是讨论的热题。在司法过程中,法官究竟该如何行使权力才能保障诉权,实现正义,该文从依法审判和程序保障的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0.
在当代诉讼行为大爆炸,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行为,我们认为不能与法律相符合的诉讼行为并不能一味地否定,因为这些行为很多,我们把这种与法律不完全吻合的诉讼行为统称为有瑕疵的诉讼行为,对于有瑕疵的诉讼行为是遵循程序的稳定,还是追求判决的妥当,学界一直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学说,否定说的主导地位随着当代人权的发展产生了动摇,当代更加流行折中讨论[1]。本文从民事诉讼瑕疵的概念,目前面对瑕疵行为的处理方式,以及研究的价值意义来介绍民事诉讼瑕疵行为,希望能够得到司法的重视,推进诉讼法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