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246篇
中国共产党   561篇
中国政治   1260篇
政治理论   456篇
综合类   64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山水诗的产生与生命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雁 《理论学刊》2001,(3):121-123
我国古典山水诗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政治经济的因素 ,也有文化方面的因素 ;既是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 ,也与东晋门阀世族的山水情结及审美趣情紧密相关 ,尤其离不开魏晋以来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由于汉末的战乱和天灾人祸 ,个体生命意识被“白骨露于野”的残酷现实激活 ,无论是玄学、佛学的兴盛 ,还是归隐风气的流行 ,都与此相关。也正是生命的极度紧张状态 ,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大自然的生动、和谐与自由 ,以山水的永恒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以山水的不变观照人生的无常。  相似文献   
62.
古风 《思想战线》2001,27(6):63-66
意境与当代审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近代学者梁启超和王国维的努力,完成了意境由近代向现代的转换,进而成为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当代美学体系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意境在当代审美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对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传统美学资源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63.
彭公亮 《理论月刊》2001,(11):25-27
20世纪90年代文学形象画廊中缺乏鲜活的典型形象.后现代语境中,作家的文学观念、写作策略、写作姿态以及文学边缘化等等是造成典型形象缺乏的根本原因.这种缺失造成文学的理想性、批判性、审美内涵和审美价值的缺失.21世纪中国文学应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弘扬民族文学精神,塑造典型形象才能使文学真正具有真实的现实感、现代意识和深厚的历史感、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64.
《学理论》2017,(7)
"现代新儒家"和"台湾新士林哲学"是现代中国哲学史上两个重要的学术流派,它们在中国哲学史上展现了各自的特色,也表现出来不同的价值意义。唐君毅和罗光分别是两个学派的重要代表,对二者的比较不但使我们能够了解他们思想的不同,也可以使我们了解两个学派的不同价值取向和特点。  相似文献   
65.
中国传统的“诗性文化”产生于“亚细亚的古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感性与理性未经彻底分化的“早熟”状态 ,其主要特征为 :(一 )在所有的艺术产品中 ,诗歌具有主导和扩散的地位 ;(二 )在所有的文化产品中 ,艺术具有主导和扩散的地位 ;(三 )“礼乐文化”的行为准则使人们的言谈举止均具有艺术的特征 ;(四 )“世俗文化”的信仰空缺使艺术具有了准宗教的功能 ;(五 )属于汉藏语系的民族语言所具有的模糊性、多义性和音乐性特征与艺术的表达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关系。通过对中国“诗性文化”上述特征的分析 ,旨在进一步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底蕴 ,并对当今中国的美学理论和艺术实践进行审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66.
作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建筑,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审养现象,是技术和艺术的高度统一,体现,反映着人们的审美意识是人的本质的审美显现  相似文献   
67.
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分为认知的、价值的、审美的层面,它们在相对的意义上体现为多元的关系.认知方式以客体尺度作为最高参照,以理性为主观特征;价值方式则体现着主体与客体双重尺度的契合,以意志为主观特征;审美方式以主体尺度作为终极坐标,以情感为主观特征.在知识论意义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分离的;在本体论意义上,三者的关系则是合一的.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看,真、善、美经历了一个由合一到分离最后又复归于统一的过程.马克思所揭示的共产主义理想境界,乃是至真、至善、至美融为一体的本体澄明之境.  相似文献   
68.
碟讯     
《情释》/廖昌永艺术歌曲的审美决不只是歌词、音乐和歌唱之间的硬性叠加,而是三者交相辉映。作为一名成功的艺术家,廖昌永完全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的全新大碟《情释》,以黑胶唱片为载体,既具有厚润和真实的高像真度,又具备了CD唱片的高信嗓比。这样的诠释,相信不会让你失望。  相似文献   
69.
余洁 《观察与思考》2009,(22):60-62
刘江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篆刻艺术家和教育家。但更可贵的一点还是在如今艺术流派纷争、变幻莫测的时代中,他能独具胆识地站在书法艺术的峰巅,俯瞰古今书法发展的潮流,成为推陈出新的觉悟者、探索者,和勇敢的实践者。在当代充满了迷雾的艺坛上,他用锐利的目光在深刻研究古代的同时,象一个披荆斩棘的勇士以自己的力量开辟了一条书法篆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0.
美学现代性观念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最初三十年间已经孕育成熟,将理论解析和作品细读结合起来加以阐释,可进一步把握这一观念的来龙去脉。斯达尔夫人推崇进步观念,引起古今之争。夏朵布里昂嘲讽"现代性",推崇"永恒",开启了与乐观现代性相背反、相对抗的审美现代性。雨果则强调现代性即与历史变迁同步的"原始性"、同时性,艺术亦唯其现代才能永恒。他们的这些思想,无疑启迪了司汤达、波德莱尔后来表述的现代性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