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东汉末年,宦官干政,朝纲失常,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地方军阀董卓趁十常侍之乱的时机,进入洛阳,把持了朝政,露出了贪婪残暴的凶恶面孔。董卓倒行逆施,与天下为敌,终于激起了天怒人怨,最后落了个横尸街头的可耻下场。  相似文献   
22.
张兴运 《政府法制》2014,(35):15-15
李膺,字元礼,东汉颍川襄城(今属河南)人,屡官至河南尹、司隶校尉,长乐少府。为人疾恶如仇,廉正刚直,后死于“党锢之祸”。其人虽殁,其志犹存。李膺生活于东汉王朝后期,王室衰微,大权旁落于外戚、宦官之手。越是后来,朝政越是腐败,宦官集团大权独揽,赃官污吏横行州郡。  相似文献   
23.
严伟 《中国人大》2009,(8):49-50
据《资治通鉴》记载:长庆四年,唐穆宗病重,命皇太子代理朝政。宦官想请郭太后代行皇权,郭太后义正言辞地对宦官说:“过去,武皇后称帝,重用自家子侄,几乎危害江山社稷。我家世代恪守忠义,决非武氏所能相比,太子虽然年轻,但如果能有德才兼备的宰相辅佐,你们这些人也都不干预朝政,就不用忧虑国家不安定。”说完,郭太后把宦官拟订好的文书拿过来撕了。与此同时,郭太后的兄弟一太常卿郭钊听说了宦官的建议后,秘密上书给郭太后说:“如果您听从宦官的请求,我就把官衔和爵位交还朝廷,然后回家种田。”郭太后哭着说:“祖先都该庆幸有我的兄弟这样的好后代。”当晚,唐穆宗驾崩,太子即位。  相似文献   
24.
凌力 《同舟共进》2008,(11):64-64
一县之长,秦汉唐宋名为县令,元代为县尹,明清为知县。尊称县台、县主、县尊、县正堂、县太爷,俗称就叫县官儿。说七品芝麻官,状其职微权小;说父母官,指其为"亲民之官"的特点,如同中央政权直接跟  相似文献   
25.
文欢 《法制博览》2008,(19):26-27
汉灵帝(156—189)刘宏,东汉皇帝,公元168年即位。在其统治期间,党锢之祸兴起,宦官把持大权,公开标价卖官,肆意大兴土木,百姓难以为生。中平元年(184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  相似文献   
26.
沉寂于地下的古墓成了犯罪分子作案的“目标”,而盗墓贼的盗墓伎俩竟然是模仿了流行小说《鬼吹灯》。近日,记者从(北京)石景山检察院获悉,明代太监景聪之墓被盗,涉案的李某等4人将于近日受审。这是继2000年老山汉墓被盗后,八年来发生的第一起盗墓案。  相似文献   
27.
清代赵翼辨析历代腐败现象,得出结论:"是可知贿随权集,权在宦官,则贿亦在宦官,权在大臣,则贿亦在大臣,此权门贿赂之往鉴也。"意思是:贿赂围绕权力进行,权力在宦官手里,贿赂则在宦官那里;权力在大臣手里,贿赂则在大臣那里。这是以往权门贿赂的教训。自古至今,贿总是和权攀亲结缘,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种种"官场现形记",究其根源,正好可以用"贿随权集"解释。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明朝中后期,朝政腐败、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为背景,全面阐明了在万历和天启期间两次出任内阁首辅的叶向高,为挽救岌岌可危的朱氏王朝,倾尽所能,大力倡议革旧鼎新,废除弊政,励精图治的政治主张和理政思想;并论述了叶向高同情民间疾苦,关心黎民百姓,以民为本的风范及爱国爱乡的情怀;也论述了叶向高匡扶正义,勇敢坚定地与作恶多端的宦官坚决的斗争行为。论证了叶向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眼光、有胆量的改革家、政治家,也是一个得到后人怀念的“良相”。  相似文献   
29.
唐双宁 《党政论坛》2011,(10):54-55
五是大智若愚。有个“吕端大事不糊涂”的故事,是说宋太宗病危,宦官、太后等串通一气,企图废太子而另立新君。当李皇后命宦官王继恩传话召宰相吕端入朝时,吕端料知有变,便强行将王继恩锁在自己家中,命人看管,之后急入宫拥立太子即位,就是宋真宗。  相似文献   
30.
刘吉同 《学习月刊》2013,(11):53-53
公元121年,执政17年的东汉邓太后驾崩,东汉由盛转衰,走入无有尽头的大黑暗中。从安帝、顺帝、冲帝、质帝(冲、质两个娃娃在位不足一年可忽略不计)、桓帝到灵帝前期,约60年间,国家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材。《资治通鉴》(卷50至57)全景式地描述了他们可歌可泣的业绩和壮举,今天读来仍令人澎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