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10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法律   972篇
中国共产党   483篇
中国政治   795篇
政治理论   278篇
综合类   5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需要一种中介和桥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工会的具体实践连接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与工会学、劳动关系学等具体的有关工人阶级和工会的社会科学连接起来。劳动哲学就是这样一种中介和桥梁。  相似文献   
132.
政权与财产权有着严格的差异和密切的联系,二者在互动演进中促进了社会的前进和发展.政权与财产权的结合与分离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改革进程深入的中国只有在实践中实现政权与财产权适度分离,才能为宪政中国的早日实现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33.
宪政视野中的弹劾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敏 《人大研究》2001,(12):23-25
今年以来 ,东南亚先后有三个国家的领导人遭到议会的弹劾 ,导致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深陷囹圄 ,印尼总统瓦希德下野 ,泰国总理他信险些去职。尽管这些弹劾案不乏党派斗争的因素 ,但从宪政发展史的角度考察 ,尤其是行政权日益膨胀的今天 ,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冲突以这种极端方式表现出来 ,不能不引起人们对于弹劾制的重新关注。我们知道 ,现代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石之一是分权与制衡理论 ,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 ,宪政的构架中运用了诸多的约束与制衡手段。这其中 ,议会对政府的政策、活动和政府成员的行为所行使的监督权力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尽管…  相似文献   
134.
近代中日宪政追求“同途殊归”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迅 《湖湘论坛》2001,14(5):84-88
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有着十分近似的历史背景:都处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大转变时期,都面对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侵略威胁,都发生了近代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殊为可惜的是,两国最终在法制近代化的道路上却走向了相反的命运,有所谓明显的“成败利钝”之殊。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宪政追求为什么没有成功?一衣带水同为“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又缘何实现了宪政?剖析尘封的历史,中日宪政追求“同途殊归”是有深层原因的。 宪政是近代资产阶级经济、思想、文化的产物,一国商品经济愈发达,该国实现民主宪政的社会需求和可…  相似文献   
135.
村民自治是在广大农村实行直接民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形式之一.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显示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特征.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为我国农村开辟了一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实行村民自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6.
本文试图建立个体主义、整体主义这样一对理想型概念,作为研究西方宪政思想史的框架,从而将西方宪政思想的诞生,描述为两种理想型所代表的各种政治思想相互冲突、不断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7.
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教授,于2005年7月到10月,应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之邀做访问研究,得以对新加坡的制度亲历考察.回国后,他撰文总结考察成果,认为国内官员、学者所推崇的所谓新加坡经验其实存在很大的偏颇和误解,对人们了解新加坡产生了相当大的误导.  相似文献   
138.
民主宪政是中国自清末立宪运动以来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根本目标;而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这两大目标紧密相连,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实现了和谐社会,才能为我国的民主宪政的孕育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实现民主宪政,才能保障和谐社会的实现和健康发展。民主宪政与和谐社会的实现须尊重和保障人权,树立宪法至上的权威和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39.
和谐社会的宪政之维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苗连营 《法学评论》2006,24(1):3-14
和谐社会的思想内蕴和宪政建设的精神旨趣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作为一种利益谈判与妥协机制,宪政使得任何利益主体或权力主体都不可能垄断利益资源、操纵决策过程,从而为实现社会的实质性和谐提供了根本的制度性支撑。民主参与无论是作为一种政治运作过程,还是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都广泛存在于当代宪政生活之中,它是在融合民主理论与宪政价值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宪政型态;利益衡量的各项宪政机制也只有以参与为前提或媒介方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强调民主参与原则,在我国现阶段更有现实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更新宪政理念、拓宽参与渠道、规范参与方式,建立起更富有成效的以民主参与为核心的利益协调与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40.
宪政民主作为现代国家最理想的政治制度,不仅是世界其他国家政治发展的主要任务,而且也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国把民主宪政视为二十一世纪政治发展的核心。毛泽东的国体思想即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作为中国宪政思想的集大成,其所包含的内在精神及为解决现实政治问题所使用的策略在给与我们指导的同时又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