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14篇
中国共产党   200篇
中国政治   397篇
政治理论   79篇
综合类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前不久,德国汉堡大学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扎比内·梅尔巴迪博士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为如何教育不同性情、气质的孩子,给人启迪。  相似文献   
2.
所谓隐性伤害。是相对于显性伤害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加害行为发生时及发生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受害人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身体或行为的异常变化。但是,这并不表明伤害事实没有产生。相对于显性伤害而言,隐性伤害大多表现出一种迟滞性、后发性、隐蔽性、潜伏性、长期性,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潜移默化作用,或者同类加害行为重复发生的积累,受害人才会表现出身体或行为方面明显的伤害表征。学生隐性伤害主要指学校、教师或家长,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由于其不当管理行为给学生造成的精神性伤害。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看似没什么,实际对孩子们的脆弱心灵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有的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3.
说法     
《党员特刊》2003,(7):31-32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着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但是目前学校教育的强势地位和家庭教育的弱势地位以及家庭教育学校化、学校教育家庭化的现象严重存在,削弱了教育的效果,应寻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发挥两者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5.
对于张侃来说,今年年末有两件让他特别高兴的事,一是他一路过关斩将,在市公安局首届“十佳”派出所所长(教导员)评选中获得总分第4名,经市公安局党委审核批准后,就将成为全市首批“十佳”;二是他读高中的女儿张扬新的散文集《双生》由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第一次就印刷了5000册),引起本市文学界的重视,得到广大读者的赞扬。  相似文献   
6.
在青少年犯罪研究中所形成的因果关系中,宏观因素如经济增长、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都与青少年犯罪没有直接联系,微观因素如影视作品的不良影响、互联网的负面作用也与青少年犯罪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只有家庭因素和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犯罪形成的因果关系最具有解释力,重视家庭因素和家庭环境的预防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莫娜 《半月谈》2005,(7):56-56
家长偷看孩子的日记显然是不妥的。关心孩子、怕孩子走上邪路。这虽然没有错.但通过日记窥探孩子心灵的行为方式却不可取。这也显示了一些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无力感。要了解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为孩子的朋友.在交流与沟通中。不经意间为孩子解疑释惑.保驾护航。只要孩子走在正路上。大事不糊涂.家长也就没有必要在偷看日记这种事情上动心思了。而日记作为孩子小小的个人“领地”.对孩子宣泄情绪、审视自我、观察生活都至为重要.家长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隐私。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网络广泛普及的今天,青少年对一些新生事物、新的观念的接受速度往往要快于他们的父辈,并因此带来了父母与孩子之间不同价值观的撞击.由此引发的"代沟"会影响两代人之间正常的感情沟通.怎样消除这种"代沟"现象,需要两代人共同来努力,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彼此都要互相尊重、沟通与理解,应该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让通往未来的路更加开阔和平坦.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不和谐,就会使孩子产生许多不和谐的表现: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差;在学校是个“乖宝宝”,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对学校教育来讲,如果家庭教育起不到好的作用,那势必影响到学校教育的实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日前,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在强国论坛上提出,针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出阶段性的“底线要求”是对的,这有利于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不断提高和促进教师的师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