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6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1226篇
中国共产党   1006篇
中国政治   1399篇
政治理论   220篇
综合类   6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474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论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理论界对于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从历史沿革角度研究本罪的罪名、罪状和法定刑的逐步完善;提出犯罪客体应属复杂客体,犯罪对象应包括注册服务商标标识;区分伪造与擅自制造应以是否具有印制商标标识经营权和是否受商标所有人委托为标准;"情节严重"应在完善现有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本罪的主观罪过方面可以是间接故意.  相似文献   
182.
谢石松 《法学评论》2007,25(4):28-36
我国国际法学界在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范围、性质等基本理论问题上所持的观点存在一定的缺陷。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应该是"国际""民商事关系";国际私法的范围应该包括间接规范和直接规范;国际私法应该具有"国际法"、"实体法"、"私法"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3.
犯罪对象概念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发民  康诚 《法学研究》2007,29(5):121-128
刑法学者之所以在不同场合赋予犯罪对象不同含义,是因为我国刑法理论中的传统犯罪对象概念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必要重构犯罪对象概念,将“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和物”与“犯罪客体的直接物质承担者”两种含义适当分离,在理论上区分为直接犯罪对象与间接犯罪对象,二者作为犯罪实行行为指向的事物,有时可发生部分重合,但功能上并不相同,不可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184.
不能犯作为犯罪未遂的一种类型,具有行为的危险性。但由于行为人主观的认识错误致使行为不可能达到既遂,因此既遂不能是不能犯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其与能犯未遂的重要区分标准之一。既遂不能的原因可以分为手段错误和对象错误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5.
哲学方法论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法与方法论、哲学与哲学方法论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方法的层次体系中 ,哲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是处于最高层次的、具有高度普适性的一般方法。由此所决定 ,哲学方法论就是研究一般方法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体系 ,它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 :从哲学原理中直接引伸出的一般方法 ;在特殊方法基础上概括总结出来的一般方法 ;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的理性方法 ;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的创新性方法。建构哲学方法论体系有助于人们将掌握的哲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哲学方法 ,甚至创造出更新的哲学方法 ;有助于人们将主、客体连接起来 ,实现认识、改造世界的目的 ;也有助于人们进行科学思维 ,在通向真理的过程中实现认识的飞跃等  相似文献   
186.
本对我国法学界长期存在的关于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分界问题的多种论点进行了分析,认为继续循着现有方式很难逐步使分歧趋向一致,主张从大局着眼开辟新的思路:应当正确认识经济法所处的生存、发展环境,谨慎处理好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及劳动法的关系,既尊重现代社会各部门法的固有边界和基本分工,又善于从中探寻整体归属尚未确定的“空白地带”和薄弱环节,全力发掘经济法自身的独特属性和功能,科学构造经济法可行的发展战略并扎扎实实地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87.
也论对犯罪客体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客体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从法理上看,犯罪客体就是犯罪对象;从立法上看,犯罪客体并不具有立法本意;从哲学上看,社会关系的直接载体就是人或物;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关系受制于具体的人或物。  相似文献   
188.
本文通过对商法的性———商法的发展、调整对象、本位的分析 ,以及与民法、经济法的比较 ,从而得出结论———商法与民法、经济法并列的独立部门法  相似文献   
189.
在党的事业是为包括他们在内的多数人谋利益的事业的意义上 ,广大的宗教信仰者是统战工作的对象 ;而在党的事业是依靠包括他们在内的多数人的力量才能完成的事业的意义上 ,广大的宗教信仰者又是统战工作的主体。正确认识数以亿计的宗教信仰者在党的统战工作中的双重品格 ,对于做好宗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是我党做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个重大战略决策的客观依据 ,它为我们认识宗教“五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它使我们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还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宗教以真面目 ,进一步做好宗教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190.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可视化方法 ,建立数据结构课程中算法的可视化动态执行模型。该课件内容的组织和呈现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建模方式 ,使得整个软件结构清晰简单。其中内容以对象的属性表示 ,呈现方式则按对象的操作组织起来 ,既可以用文本方式 ,又可以用可视化的动态模型表示 ,最后以一个统一的界面提交给用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