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6篇
法律   202篇
中国共产党   257篇
中国政治   430篇
政治理论   100篇
综合类   1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论“亲亲相隐”制度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刑法史中的重要法律制度。它在历史上曾存在了两千多年,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到成熟最后走向衰落的过程。虽然,从新中国建立开始,这一制度就已被废除,但审视一下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的"取证难"问题就可知道,这一制度在今天的社会仍有发挥作用的余地。因此我们应正视这一制度的合理性,并将它纳入现有法律体制中。  相似文献   
902.
论诽谤罪的价值抉择与检验逻辑——以彭水诗案为发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诽谤罪的具体建构体现了现代社会面对人格尊严与言论自由的二难境地,正义天平倾斜的方向及角度都是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和引导.虽然各国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不尽相同,但是向言论自由的保护进行倾斜的普遍司法实践还是略透端倪.检验诽谤罪的逻辑重点应先区别事实与意见,再鉴别名誉毁损程度,然后要区分事实内容是否关乎公益,是否出于真正恶意,才能有利于诽谤罪的正确认定.  相似文献   
903.
作为海南省惟一一部通过文化部审定向北京奥运献礼的重点剧目——大型歌舞诗《中国有个海南岛》,将于8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海淀剧院向世界展示海南的文化历史。  相似文献   
904.
过头话一例     
古语云,过犹不及。西谚亦云,真理过一步即成谬误。事实也的确如此,茶水斟满了要溢出来,肥皂泡吹大了会破,给人看相也只能恭维他红光满面,决不能说红得发紫。过头话便是说得太"过"了的话。何谓过?一是超过了事物本来的实际程度,亩产几百斤说是几千斤,写几首诗说可得诺贝尔奖;二是越过  相似文献   
905.
各种语言,根据其不同的语音特征,形成不同的诗体格律。本文认为,格律是不可翻译的语言现象,英诗中以“一抑一扬”为基调的音步不可能移植到汉诗中来,正如汉诗中以“仄仄平平”(抑抑扬扬)为基调的格律不可能移植到英诗中去一样;所谓“以顿代步”的方法,不符合构成节奏的两个基本条件:节拍均匀和抑扬有致,所以不可能体现原诗的节奏感。  相似文献   
906.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哲学家、军事家 ,而且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是 2 0世纪中华民族为争取独立、自由、民主、文明、富强而英勇奋斗的史诗 ,是中华民族诗词宝库中的璀璨珍品 ,具有极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他的作品不仅为中国人民所喜爱 ,而且为世界人民所传诵。从上世纪 5 0年代起 ,毛泽东诗词的注家蜂起、研究者叠出 ,从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到一般的诗词爱好者都有 ,其成果则数不胜数。毛泽东诗词研究已成为一门显学。 1996年 8月 ,著名诗人、毛泽东诗词研究权威臧克家在致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贺信中说 ,毛泽东诗…  相似文献   
907.
巫山一段云·兰花不羡枝招展,惟看叶碧长。兰芽九畹尽遗芳,视草亦无妨。芬在根灵透,幽缘蕊独扬。味纯却少蝶蜂忙,依旧静透香。醉花间·荷花丝千缕,意千缕,千缕飞诗语。魂泛素波间,韵出污泥处。亭亭青盖舞,淡淡红衣附。皆知菡萏香,谁解芳心苦。忆仙姿·菊花老圃凌风筋瘦,傲骨经霜姿秀。默默吐幽香,乐在百花芳后。依旧,依旧,最惜高秋时候。  相似文献   
908.
子固能诗     
宋僧惠洪所撰《冷斋夜话》,说宋人彭渊材自称“平生有五可恨: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桔太酸,三恨蕙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诗。”彭渊材这段话,当然是属于茶余饭后的“趣谈”,不足为史家所取。但是,其中所谓“曾子固不能诗”,确也代表了古人诗论的一派流风,造成了几百年来文坛的一个“错案”。  相似文献   
909.
以"无"直接显现存在是后海德格尔运思的主题.而"无"无法以逻辑化方式道说与把握,所以,对"无"只能拆诸于非概念非逻辑的方式.以畏启示"无","无"之情形才能显明,"无"作为在者之根据才能"在"起来.对"无"的把握需要诗与思,惟有诗与思才具有建基存在的强力.  相似文献   
910.
黄葵 《前沿》2010,(4):162-165
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人群的形成,不仅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中西文化交融及社会环境、时代精神的产物。是苦难艰辛的战争岁月和边陲相对安宁的生存环境、校园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师长理性先锋的诗学成就、丰厚坚实的创作阵地、校园积极活跃的创作氛围共同催生了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人群,使他们自觉走上一条反传统、亲现代的诗歌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