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102篇
中国共产党   232篇
中国政治   263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林修果 《新东方》2005,(9):35-37
宗法势力或者说宗法权力的权力来源是宗族,行使权力的主体是族长、士绅。这就决定了宗法秩序具有其不同于现代行政权力的种种特性,这些特性主要有:血缘性、礼俗性、差序性和地域性。只有认识这些特性才能更好地同行政权力相应特性加以区分,以防宗法秩序对行政权力的混淆。一、血缘性  相似文献   
12.
陈令申 《政府法制》2013,(21):44-44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社会中,究竟谁才是第一个称帝的女皇?现在多数人一致认为武则天才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第一女皇,这是完全错误的。一个历史扭曲性的错误,其实在武则天之前还有一个称帝的女皇,虽然算不上正牌,但她也毕竟称帝过。那么,她到底是谁呢?她就是唐高宗年间的农民起义领袖陈硕真,自称“文佳皇帝”。  相似文献   
13.
现代意义上的"智库"机构,在中国古代应该是没有的。但如果论向决策者提供咨询服务的,则以下两种情况较为常见:一是某些官职具有咨询、参议与信息搜集整理等方面的职能,为君主或长官决策提供服务,其职能与智库类似;二是古代知识分子以个人身份为君主或长官出谋划策,这些人形成一个群体,便自然成为一个智囊团。这两种情形在有些情况下可能重叠,比如,长官有时可自辟僚属,这些僚属一方面在封建官僚体制中拥有一定的职位,为国家而工作,同时他又与长官  相似文献   
14.
一、房产证明的历史渊源提起房产证明的历史,不能不提土地契证.中国最早出现的不是房产证明,而是地契.土地是历朝历代统治者必争的资源,而地契反映的是土地的权属与交易的变化以及土地拥有者的法律地位.尽管土地契证的内容和形式千变万化,但其颁发的目的均是为确立土地所有权的主人和征收赋税,让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更加方便合理.封建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土地所有权的界定和赋税的征管,开展土地清丈,并颁发了不同制式的执照(即类似现在的土地证),逐步建立与完善了一套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相适应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契证也成为了土地拥有者的凭据.自从有了契证也就有了书面的房地产交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契和红契.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36)
满族是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其先祖女真人生活在长白山林之中,擅长狩猎、骑射,以武力统一东北地区,进而推翻明朝统治,统一全国。在发展武力的同时,也注重本民族文化的建设,逐渐形成了满族文化。但是随着政权的壮大和生活地域的迁移,不断面临先进的汉族文化的冲击,"国语"和"骑射"为代表的满族传统文化也随之被封建化的浪潮所渐渐淹没。从具有代表性的"国语"和"骑射"两方面来探究满汉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陈晓律  孙坚 《人民论坛》2013,(10):13-15
从历史的角度看,家族不仅是社会最稳定的基层单位,同时,家族制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族属于民间社会,与宫府一起构成维护封建统治的基石。在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的历史中同封建政权、封建礼教纠合在一起,产生了长期而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虽然家族制度的内涵几经变迁,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发展,这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7.
戴永夏 《政府法制》2012,(12):48-48
在中华民俗史上,龙的地位相当崇高。它伟岸神圣,法力无边,既有救民于水火的本领,又有至高无上的声威,所以先民们对它十分崇拜.一些封建统治者也看中了这点,极力尊龙崇龙,让龙为己所用。他们或以龙的化身自居,自诩为“真龙天子”;或附会龙的“祥瑞”,编造龙的神话,借以骗取民心,巩固统治地位。在这方面,历代帝王都有“出色表演”,而“短命皇帝”袁世凯的表演尤其充分。  相似文献   
18.
汪雄涛 《政法论坛》2012,(5):173-181
自礼产生起,其意蕴的表达就需要借助利益媒介。但这并不意味着利益的地位是附属性的,相反利益的考量在交往礼俗中具有实质意义。对交往礼俗的考察显示,利益在交互行为中不仅体现为形式上的还报,还具备量度上的平衡。在世俗社会中,当我们无法逃离在利益之外时,平衡就是道德,一种普遍的道德。正因为如此,礼俗比礼义更加贴近现实。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降,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剧烈碰撞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国知识界的先知先觉们在接受西方先进文化中的民主、民权、自由、平等、科学等进步理念后,他们以自由、民主、民权、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异质)为武器对封建专制主义进行武器的批判.批判的结果引发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系列政治、思想、文化的“解缚”运动.评价这一思想运动,应秉持同情式的理解和批判式的反思两个尺度.  相似文献   
20.
当官应该德才兼备,择官重在选贤任能。这是古今通用的法则。封建社会的科举纳士,当今组织的选拔考核,都是为此而设。然而,有规则,就有“潜规则”。在官员任用上私定“标准”,暗箱操作,这在封建社会已司空见惯。尤其一些封建皇帝,凭借一言九鼎的独裁大权,在封官上为所欲为,其使用的“标准”也十分荒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