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2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01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387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360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研究笔迹微观痕迹特征的意义 一直以来,由于鉴定人员本身的裸眼视力范围和仪器设备的局限性导致微观痕迹特征很难被鉴定人员观察到或者记录下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鉴定人员更多地是依据笔迹的表面特征做出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92.
蹬痕和压痕一样是步态特征之一,但由于人们对其的认识程度的限制,它的应用受到影响。本文拟从蹬痕的形成机制谈起,给出蹬痕的识别方法和蹬痕应用方面的注意事项,供同行参考。1蹬痕的形成机制蹬痕是人行走中起足阶段蹬地动作所形成的。深入研究蹬地的动作,发现可以用杠杆原理来描述起足运动。蹬地动作可分解为跖趾关节杠杆和趾关节杠杆运动。小腿三头肌提拉足跟,使足绕跖趾关节发生杠杆运动,即足相对踝关节发生逆时针旋转,或为足屈运动,同时伴随足趾作伸的运动,必将使跖趾关节向后下方挤压地面形成蹬力。跖趾蹬力可分解为垂直方向…  相似文献   
93.
对工具线条痕迹进行检验时,制作的样本痕迹容易出现误差,导致比对效果不佳。可以根据留痕工具形成线条时的变化规律,对样本上的痕迹矫正后再进行比对。  相似文献   
94.
利用金属疲劳断口痕迹查明误报盗割案件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属材料在交变循环应力或应变的循环加载下,在某些点会产生局部的永久性损伤,并在一定循环次数后形成裂纹或使裂纹进一步扩展直到完全断裂的现象叫做金属疲劳。疲劳断裂具有在时问上的突发性,在位置上的局部性及对环境和缺陷的敏感性等特点,故疲劳破坏常不易被及时发现且易造成事故。疲劳断口保留了整个断裂过程的很多信息,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任何性质断裂的断口形貌特征,研究和应用金属疲劳断口的痕迹特征可以帮助我们甄别案件的性质。笔者曾遇到一起误报盗割铁路器材案件,后运用金属疲劳的相关理论澄清了案件性质,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5.
96.
车辆停放部位 此处是犯罪活动最活跃的场所,凝聚了大量犯罪信息,绝不能掉以轻心。不要有“车被盗走了,就无现场可勘,没有什么痕迹可提取了”的想法。勘查顺序可采取以停车点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进行勘查,要特别注意窃贼来去路线上的障碍物和被盗车周围其他车辆的勘查,重点寻找窃贼遗留的物品、形成的常规痕迹和附着的徽痕微物。  相似文献   
97.
新世纪对公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痕迹检验学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项目教学具有"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特点,将项目教学引入痕迹检验学教学.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到完成任务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参与完成.师生之间以完成项目任务为共同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着重于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把不断创新的观念植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让学生自主参与,逐步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索式学习.  相似文献   
98.
提高现场勘查质量的途径包括:树立现场意识、时效意识、证据意识、法律意识、诉讼意识;程序合法正确,方法得当;坚持客观全面,避免主观臆断;分析犯罪新特点,依托先进设备等。  相似文献   
99.
多年来由于伪劣产品在市场上较为普遍,影响面较广,甚至影响到常规痕迹检验鉴定,笔者在工作中曾碰到2例报告如下: 1996年11月16日上午,某市城关镇某居民楼宿舍,一居民回家时发现一窃犯盗窃后从其家中出来夺路而逃,后被群众抓获送交派出所,而该犯罪嫌疑人拒不交代。 公安人员在盗窃现场地面提取到左、  相似文献   
100.
李刚 《刑事技术》2005,(4):22-22
枪弹痕迹的远程会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采用多种网络多媒体技术,集中枪弹痕迹同一认定所需要的特征参数及有关资料,约请专家在网络上进行商讨,就某一案件枪弹痕迹同一认定,得出明确结论的一种新的工作方式。枪弹痕迹的远程会商能否实现,其很大程度取决于对枪弹痕迹鉴定本质的认识。为此,必须对枪弹痕迹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痕迹所能具备的鉴定价值属性进行确认。根据枪弹痕迹的形成机理、部位以及各特征层次的不同属性,可以确定主要将弹底痕迹特征中的击针头痕迹、后膛加工纹痕迹、抛壳挺痕迹作为枪弹痕迹远程会商系统工作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